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教育   5632篇
科学研究   74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20篇
综合类   23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1012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应用小波包分析技术,结合Hilbert包络技术,提出了小波包能量包络技术.该技术能够很好地表征桥吊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冲击等非平稳信号的状态特征,为桥吊的状态监测和安全评估提供了一种抗噪能力强、特征表述灵敏的特征抽取技术,并在已开发的状态监测和评估系统中得到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2.
太湖流域1960s年代营养物质输移的模拟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理统计、动力模拟等方法,结合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确定了1960s的工业点源排放、土地利用数据等模拟的数据输入,利用分布式机理性的流域模型SWAT,模拟了太湖流域1960s年代的营养物质输移的时空分布,并在敏感性试验的基础上,对营养物质输移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1960s营养物质输移的时空分布基本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点源、生活污水、牲畜养殖、农业化肥和土壤营养本底等五个敏感性因子中,生活污水对入湖营养物质的贡献最大;非点源形式排放的营养物质(总氮和总磷)约占入湖总量的3/4,是流域营养物质排放的主要形式;同时,结果还表明,人类活动造成的营养物质排放是太湖流域营养盐入湖总量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83.
将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分析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物元模型。将多指标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目标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比较简明确切地反映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84.
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最新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科学平均成绩的国际整体水平逐渐提高,东亚国家/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一。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启蒙、教育资源、校园氛围及师资力量、学生态度和信心等因素会影响科学平均成绩。为了促进我国科学教育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构建安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积极的科学态度;其次,培养专业化教师来支持学生的科学实践;最后,将课程材料和学生日常经验相结合,合理开发科学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85.
为了更好地评估职前教师实际教学表现和提高教师教育机构培养质量,美国政府与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发了一套职前教师表现性评价标准体系(edTPA),在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框架上具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突破了传统以量化方式评估职前教师教学质量的方式,但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对我国职前教师培养和评估改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86.
【目的】在强制分类背景下,不同分类收集方式会改变生活垃圾物质流向与后续收运处置过程,进而影响回收处理系统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和经济表现。本文针对北京社区垃圾源头分类与综合处理系统的不同情景,开展减碳效率分析与优化,为建立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收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MFA)对回收处理全过程的物质流向和流量进行分析,结合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核算(LCCA)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分别评估碳足迹和经济成本,在此基础上提出减碳效率指标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基准情景(S1)和优化情景(S2-S5)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分别为-148.14 kgCO2e、-236.44 kgCO2e、-251.25 kgCO2e、-297.06 kgCO2e、-343.51 kgCO2e。相对于S1,4种优化情景均表现为正向的减碳效率,减碳效率值依次为S5(2.20)>S4(1.66)>S3(1.38)>S2(1.31)。S5对应的“垃圾分类驿站+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垃圾分类指导员”优化模式具有最高的减碳效率。在垃圾综合处理能力和各组分处理能力充足的前提下,随着准确分类比例增加,减碳效率也逐步提升。【结论】源头分类收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加了前端基础设施运行成本、人力成本和环境影响,但有效提高了后端分类处理效率及再生资源产出率,带来生命周期碳减排效益的提高。随着今后居民垃圾分类自主投放参与率和准确率上升,收集阶段经济成本将大幅降低,减碳效率可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87.
In the public debat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mainly seen through the privacy lens. Impact assessme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also often limited to 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s, which are focused on individual rights and well-being, as oppos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this perspective is too narrow,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in terms of directions for managing this relation. I use systems theory to show that current approaches focus mostly on individual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rather than their mediating role in society itself. I argue that this should be complemented by an analysis of impact on individuals (psychic systems) via co-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social system). I then take up the question of wha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ocial systems would look like in terms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trust and power, and how this can complement privacy in discussions on impa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988.
本文基于专利资产的价值分布特性,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专利价值评估的关键指标和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用于专利价值的“二元分类评估方法”。该方法采取定量指标评价和专家打分的主客观相结合方式分别得到专利定量指标价值度和定性指标价值度,两者结合得到专利综合价值度,这可综合评估专利价值高低,进而为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对CiteScore和《期刊引证报告》(JCR)期刊评价体系收录期刊的异同进行比较,并分析CiteScore对期刊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潜在影响。【方法】 对CiteScore 2016版及JCR 2015版收录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者在期刊收录范围、相互覆盖程度、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影响力排名分区的差异,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在2个评价体系中的表现。【结果】 CiteScore和JCR所采用的评价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类似,对期刊影响力的评价结果总体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CiteScore和JCR将并存一段时间,并推动完善国际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990.
基于改进选择实验法的广西红树林湿地修复意愿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红岩  李京梅 《资源科学》2016,38(9):1810-1819
修复补偿是保育红树林湿地功能不退化的重要手段。基于环境效用水平不下降的假设测度居民对修复红树林湿地各项属性的边际支付意愿是修复补偿的技术前提。本文设计了基于被调查者个人“特定现状评价”的选择实验对广西红树林湿地修复的居民偏好和支付意愿进行研究,确定了红树林面积、景观完整性、湿地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四个修复属性及相应属性水平,对北海、钦州、防城港297个居民随机抽样调查,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居民支付意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居民对修复湿地水质的边际支付意愿最高,为48.44元/(年·人),其次是红树林面积29.79元/(年?人)和生物多样性27.62元/(年?人);②各项属性“特定现状评价”均为最低等级的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愿意支付153.56元修复红树林湿地,使其各属性状态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③居民对各修复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和非对称性。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部门科学实施红树林湿地修复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