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3322篇
科学研究   35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68篇
综合类   23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7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吴趼人的《恨海》被认为是"写情小说"的代表之作,作品描写了两对年轻人的婚恋悲剧,在腐朽阴暗的内容中展现了充满创新精神的高超写作技巧,无论是内容的叙写或是结构安排,还是人物叙写都有着与以往传统白话小说不同的鲜活气息,这些鲜活的气息与作者描写的晦暗内容形成了奇妙的对比。这些小说修辞手段的运用对我国小说走向现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2.
大规模语言测试的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测试理论提出测试具有社会认识、政治价值、教育功能和文化特性,测试使用具有社会后果。倡导语言测试研究的社会话语其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道德问题。2000年国际语言测试协会颁布《道德准则》,其中涉及伦理、专业责任和社会职责等九大原则。以我国高考英语测试为个案研究发现,高考命题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组织和管理,伦理原则得到充分体现。但语言测试者的专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语言测试研究多集中于测试的技术改进层面,很少有社会纬度的考虑。语言测试的专业责任原则和社会责任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高考研究多基于应试需要,很少从测试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防止或减少负面反拨效应。  相似文献   
93.
长期以来,由于对"黄色新闻"运作手法的诟病,传媒界很多学者对"黄色新闻"持全盘否定态度,本文拟通过对"黄色新闻"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对现代媒体的积极影响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对"黄色新闻"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94.
伊本·路西德是阿拉伯中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他认为真理具有可知性,人的认识是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他继承先哲,完整系统地论述了双重真理论,力图在调和哲学和宗教的同时,提升哲学的地位,强调理性的作用;他的理想社会理论虽然带有若干空想的成分,但有些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5.
长期以来,不少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于真正的教学仍缺乏深刻全面的领会。本文通过回溯教育"善"的内涵衍化,揭示了自古代以来评判教学的视角位移,总体上呈现出从教学的目的论取向到实践伦理立场的变换,并进而考察了近代以来被视为教学理想范型的"教育性教学"命题的本意与价值,及其后来在跨文化传译与诠释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悖离。进而,从教学的"教育性"延展至"道德性"的讨论,指出当代探求真正教学意味的重点应在关注实践伦理,而其评判标准应坚持"以善致善"即目的与手段的统整性思考。  相似文献   
96.
教学专业化的努力,以及有效教学实践范式之弊端的不断凸显,推动了教学伦理研究的发展。相关文献回顾表明,教学内在的道德本质与其作为专业所需满足的外在标准,为教学的伦理特性提供了辩护。作为哲学—规范探究的补充,实证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教师伦理实践复杂性的理解。当前,有待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寻求有效教学与合伦理教学的平衡,及如何拓宽实证研究论域,并将相关发现更好地纳入哲学—规范探究的话语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97.
重译林语堂,是推动林语堂研究深入开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亦有着重要意义。林语堂英文原著的现有译本,不足之处甚多,但也自有其优长。根据翻译伦理对翻译行为的规范,汲取"筛选积淀重译论"的合理内核,将其具体化为"筛选———融汇———创新———超越",能为重译林语堂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林语堂英文原著汉语重译工作的积极开展,亦有助于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相似文献   
98.
幸福是人生的目的。快乐、欲望、利益等同幸福密切相关,但不等于幸福。幸福问题作为哲学问题就是要询问做人的根据,人的根据在自身,社会本性规定了幸福本性。幸福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合作方式,内在地要求乐人之乐的他者立场。追求幸福就是要追问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在于寻求美好的事物,在实践理性上建立人与人之间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创造性给予中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99.
网络表达正与转型期社会层出不穷的非常态事件一起"互动",构成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民,往往成为怨恨情绪笼罩的表达主体和表达对象。借助舍勒现象学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基于怨恨的网络表达,来自于结构性的失衡及由此造成的个体的无能感和无力感。结构性的失衡是外在强加于个体的怨恨的种子,无能感则是个体对抗结构性因素的、并转向怨恨的内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通过对社会之性与自然之性,异化之性与正当之性,爱情之性与无爱之性,人类延续之性与实现全面发展之性的区分和论述,指出性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性爱活动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爱情的活动,性爱的深层意义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性伦理思想对当前网络性伦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性伦理学观点,我们认为网络性活动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活动;网络性伦理构建的目标最终指向是保障性权利,追求性自由与性道德的高度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网络性伦理构建的关键在于消除异化之性,主张正当之性,实现性自由与性道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