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17篇
  免费   2506篇
  国内免费   2148篇
教育   99961篇
科学研究   19322篇
各国文化   187篇
体育   9997篇
综合类   9097篇
文化理论   116篇
信息传播   10791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1565篇
  2021年   2938篇
  2020年   3572篇
  2019年   2569篇
  2018年   1409篇
  2017年   1554篇
  2016年   1903篇
  2015年   3928篇
  2014年   9731篇
  2013年   9909篇
  2012年   12359篇
  2011年   12688篇
  2010年   9008篇
  2009年   7936篇
  2008年   9086篇
  2007年   10781篇
  2006年   10618篇
  2005年   8929篇
  2004年   7743篇
  2003年   6552篇
  2002年   5219篇
  2001年   3996篇
  2000年   2254篇
  1999年   855篇
  1998年   517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9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41.
在学术国际化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教师发表SSCI和A&HCI论文进行激励。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物质奖励和学术评价两个层面。从对国内某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深度访谈的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持不同意见,虽一般不反对对国际发表进行物质奖励,但他们对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高校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理解和尊重差异性的存在,关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942.
目前,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已成为很多国家人才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国情选择性实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认证体系,对于推进我国工程强国战略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对工程技术人才国际认证体系及英美德日四个工程强国认证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国际工程联盟IEA旗下的国际工程师认证IPEA、国际工程技师认证IETA、亚太工程师认证APEC、国际工程技术认证AIET四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认证体系及欧洲工程师认证体系EUR-ING的建立背景、认证程序及认证规范。同时,对美国、欧洲、英国、德国、日本及俄罗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国际认证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比较的视角,对我国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中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剖析,提出我国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国际认证分步实施的思路及发展蓝图:在执行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及都柏林协议的基础上,开展IEA旗下IPEA、IETA和AIET三个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认证。首先从世界一流目标高校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进行国际认证,其次,进一步开启我国地方特色院校及特色产业国际工程技术人才认证。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受生活与职业发展影响和由经验总结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第7部分是SC方法论,讨论了"SC方法树"、"3650"框架和5个"方法论误区"。第8部分是关于SC改革的未来,介绍了颠覆性创新概念和两所创新性学校。文章特别强调了设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好的设计能把SC原则贯穿教学实践,能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包括前四部分,下篇包括后五部分。  相似文献   
944.
当前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的讨论中,从"应用理科"延伸出"新工科"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本文分析了"理科"和"工科"的关系和区别,并从此角度探讨了由上述方案可能引出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文章指出,从"应用理科"衍生出来的"新工科"在教育教学上必须增加新的工科要素或"基因";其中特别强调了由"创造人所需的有用物"的"工程"定义及其"多源"的综合性质所引发的"设计"与"融合"在教学上的重要性。笔者阐述了北大早年尝试建设新工科的经验教训并对此加以了说明。结合新经济所要求的"四新",文章分析了"融合"在"新产业"中的作用,据此提出了在建设新工科的课程体系中贯彻"融合"的一些原则建议。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实践对新工科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学产研"结合之途做了多方探讨。  相似文献   
945.
当前,高校馆配中文电子书的市场供给由直接渠道中的内容出版商和间接渠道中的数字图书馆集成商、传统纸质书馆配商构成。高校馆配中文电子书市场存在着平台众多、整合困难,电子书格式、功能与呈现方式不一,标准的行业认可度和执行力不足,新书纸电同步率不高,定价偏低等诸多问题。高校图书馆界应增进与供给渠道商的沟通合作,发挥CALIS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电子书的阅读推广,培养师生成熟的版权意识,深入调研读者阅读行为,制订符合馆情的纸质书与电子书协同采访方针。  相似文献   
946.
针对慕课的快速发展及国内外图书馆界对慕课的关注及推广现状,探讨图书馆推广与服务慕课课程的互动对策。图书馆在面向院系教学服务的过程中,可将慕课推广与图书馆推广有机结合,依托图书馆空间与服务,推广慕课理念和课程,同时借助宣传慕课理念和课程,推广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并从慕课资源的整合与导航,学科服务,资源荐购服务,图书馆新媒体宣传,图书馆专题推广活动五个途径探讨了互动推广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7.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conservators engage with uncertainty when creating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It argues that by recognising contexts in which uncertainty will be encountered conservators can develop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 typology of uncertainty explores a range of categories of uncertainty, their experience in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and identifies distinct approaches to manage them. Managing uncertainty may include acts of defining its parameters, exposing and resolving through communication or protecting from with contingency. Whatever approach is adopted it must be accepted that uncertainty cannot be avoided. It is important therefore to aim to live well with uncertainty and the paper advocates for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applications of strategies recommended in health care for patients with life-threatening illnesses.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working on things that can be controlled, goal setting, acceptance and factoring in emotions.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contexts in which uncertainty is inbuilt should trigger those concerned with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to activate strategies developed for managing and living well with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意义] 针对已有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加以梳理和再分析。[方法/过程] 利用元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和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梳理和识别影响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和分组分析,探索不同研究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的原因,从而检验调节变量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对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分别有10个、14个,其中利他主义和知识共享态度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大,结果期望、共同语言、主观规范和身份认同是影响知识共享行为最显著的变量。同时,研究识别了社区类型和研究情境是不同研究异质性的部分来源,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通过梳理和识别知识共享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调节因素,可为虚拟社区管理者提供参考,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9.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ociety has resulted in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thus creating a gap between those who use ICTs and those who do not; hence the emergence of the term “digital divide” in the 1990s. One of the milestones of South Africa’s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a policy that charts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up until 2030, is to ensure that high-speed broadband internet is universally available at competitive prices. Notwith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ICTs in public libraries, the provision of such is still taking place on a limited scale in South Africa.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ICTs in public libraries in South Africa as a tool in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It also examines the inequalities in access and use and suggests ways in which ICTs may be used to reduce the digital divid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was adopted. In order for public libraries to function as an important tool in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there is a need to standardize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with regard to the digital divide.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意义]整合定性与定量的舆情研究视角,统一多模态研究对象,实现网络舆情信息受众的观点测度,可修复网络舆情分析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裂痕。[方法/过程]通过引入网络舆情场的概念,对网络舆情信息受众、受众观点测度的内涵进行诠释,就网络舆情场与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的逻辑关系加以辩证讨论。[结果/结论]提出网络舆情场内舆情受众观点测度机理和具体测度路径,为后续网络舆情场中的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多维度信息受众观点测度,受众认知规律发现,网络舆情监督和管控限制等层面的研究做相应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