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61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91.
方露 《科技通报》2012,28(3):165-168
物联网即传感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应用对科技馆提升自动化管理能力、实现人性化服务、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概述、物联网技术如何在科技馆业务中的应用,提出了科技馆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2.
Writing for a reading age of 12 (or Reading Grade Level of 6 to 7)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benchmark for accessible writing, the ‘sweet spot’ we should aim for to ensure our texts are accessible to a broad public audience. But what does a reading age of 12 actually mean and is it still useful as a guiding principle? This paper turns to emerging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academic literacies to review the concept of a reading age of 12 and consider what accessibility means in terms of language. It shows that while the idea of a 12‐year‐old as a benchmark has value, the basis on which it is typically determined is unhelpful if not misleading, and argues for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based on meaning. It uses this approach to propose some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everyday and academic language so that as authors, curators, educators, editors and publishers we can reach our audiences with greater inclus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93.
网络社会化使素质教育客观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利用网络化条件整合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博物馆与网络纪念馆则成为素质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以利用网络博物馆增进知识信息;二是可以利用网络博物馆培养人文情怀;三是可以利用网络纪念馆丰富课堂教学;四是可以利用网络纪念馆开辟爱国教育阵地。充分运用这些网络新型平台,创新素质教育新路径,有效促进素质教育进一步科学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4.
该研究以接受美学为视角,通过对《国家宝藏》弹幕评论进行内容分析,讨论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的期待视野。研究结果显示,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的期待视野由文化期待、娱乐期待、身份期待、情感期待和社交期待等五种期待构成,其中文化期待、身份期待与情感期待尤能彰显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在期待视野上的特殊性。要保持自身的吸引力,文博类电视节目应与受众的期待视野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不仅要满足受众的娱乐期待与社交期待,更要通过引导文化期待、平衡身份期待、强化情感期待实现对受众期待视野的超越乃至校正。  相似文献   
195.
在全球教育和我国社会全民终身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博物馆教育面临着从教育活动向全民终身教育体系转变的新挑战。博物馆应立足于馆藏资源与专家学术优势,以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树立大教育观、整体责任观、科学教育观、数字教育观和全球教育观,遵循全民化、终身化、体系化、技术化、地域化和可评估化原则,与各级、各类社会教育资源相统合,构建博物馆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为立德树人、培育面向未来的世界公民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6.
某些科技博物馆的展品教育活动存在说教灌输多、体验探究少和缺乏深层次科学内涵的普遍问题。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学科核心概念”恰恰针对上述问题,而STEM教育则是承载当代科学教育理念与三个维度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将其引入科技博物馆展品教育活动十分必要,并以中国铁道博物馆开展的“铁路背后的科学”展教活动为例,研究STEM理念对于科技博物馆展品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7.
“锥体上滚”展品的实验原型诞生于1694年,300多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它奇特的现象与人们的思维惯性背道而驰,却又能完美印证物理定律。现展出于中国科技馆 “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A厅的“锥体上滚”是中国首批互动科普展品,拥有近40年的历史。本文将围绕“锥体上滚”展开逐本溯源,介绍其发明历史和构造原理,探索其在后世的发展和衍生。  相似文献   
198.
本文从小学家庭亲子科学实验入手,以“浙江省趣味亲子实验赛”为探究载体,分析该赛事成功的原因及存在的不足。从实践层面上探讨构建与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活动这一教育新模式。期望通过研究探索这类活动的开发模式和思路,有效发挥科技博物馆的教育优势和价值,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9.
针对我国馆校结合STEM教育项目中以“实践”取代“探究”的错误认识与“伪探究”问题,本文尝试从科学与工程实践和探究式学习、馆校结合STEM教育、科技馆资源之间的联系出发,对馆校结合STEM教育进行再认识,提出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馆校结合STEM教育项目的基本特征为“聚焦《课标》重点科学概念,以科技馆实物展品为教学资源,还原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工作环境,促使学生浸入故事情境,在‘问题’‘兴趣’双重动力的驱动下,开展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馆校结合STEM教育项目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00.
纪念馆的展览陈列,是诠释主旨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纪念馆对外宣传展示的特有平台。它由场馆、情景、陈列、互动、语言等多种元素综合而成,其产生的效果是影响纪念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为例,围绕“两弹一星”精神的解读与传承,从纪念馆展陈主题、框架、内容、形式等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