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449篇
科学研究   10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1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英语新闻标题的主要特点,通过具体的例子,从首字母缩略词、分词、标点符号、修辞格等七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把传播学中的把关理论运用到精确新闻报道中是本文的要义所在。传统意义上的精确新闻报道的把关主要体现在事后把关,即对调查结果的把关,但是在精确新闻报道的操作中,仅对这一环节予以把关是不够的。媒体的把关作用应该凸现在精确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3.
由新闻基本理论入手,从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传播性等方面阐发鲁迅杂文的新闻价值,分析其杂文的时代特性,挖掘其深层意义上对民意的提炼与表达。鲁迅杂文正是依靠其内在的新闻属性,通过揭露、批判为民众塑造现实可行的行为模式,从而改造存在于一般国民中的劣根性。这种改造,显示出鲁迅杂文的广阔性与深邃性。  相似文献   
994.
众所周知,隐喻在我们的语言中无处不在,它在学术界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但在不同的语域中,隐喻的种类和出现频率会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认知的视角出发,以网络英汉新闻为研究对象,阐释并分析了概念隐喻在不同的新闻题材中的应用与影响。研究表明,新闻报道作为以简洁、客观、时代感强等为特点的特殊语篇,主要运用战争、容器、上下方位、身体等隐喻直接作用于人脑,影响人类的思维及语言使用。  相似文献   
995.
浅谈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审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更要注重审美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其中,对播音中审美意象的把握尤为重要.审美意象是蕴藏于播音作品之内的联接播音员和受众的一座桥梁.对于播音员而言,把握好审美意象、构建好审美意象、传达好审美意象是播好一件作品、传递一种感情和拓展审美空间的关键一步.好的电视播音作品通过画面、声音这些介质把新闻的内核、语句的思想和播音员的情感一同传达给观众,向受众传达一种审美意象,赋予有声语言以灵动的生命,让观众在观看中产生愉悦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996.
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新闻媒体育人的功能日益凸显,主要有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功能。拓展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要实现由舆论育人向实践育人的转变,由媒体受众向新闻工作者的转变,由社会边缘人向完全社会人的转变。利用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要把握好媒体的实践性育人特点,利用好新闻媒体的各种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宣传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首先对两类偏心支撑框架的耗能性能进行研究,接着采用有限元程序单独对耗能段的耗能性能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对偏心支撑框架的设计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98.
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和情态系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工具,分别运用这两种手段对ABC(美国广播公司)关于拒绝大熊猫入台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本篇报道中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事实上,貌似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背后有其真正的目的和立场。  相似文献   
999.
News sharing and commenting are arguably som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aspects of how news is consumed and interacted with online. Finding answers to questions regarding who engages in these ways, what type of content gets engaged with, and why certain items are shared and commented upon but not others, are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for those who want to navigate the complex echo system of online news flows. The paper at hand addresses the latter two of the three posed questions—what gets shared or commented on, and why—in the context of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Facebook. Detailing the influences of Reactions, an expansion of the “Like” button, launched during the spring of 2016, the presented analysis finds that Reactions such as “Love”, “Haha”, “Wow”, “Sad” and “Angry” emerge as somewhat unpopular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Like” functionality. Moreover, while more positive forms of Reactions appear to have a hampering effect on the willingness of news consumers on Facebook to engage by means of sharing and commenting, more negative varieties of Facebook Reactions appear to yield adverse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1000.
Bias vs. Bias     
When Pope Francis, the leader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released his encyclical on climate change in June 2015, the Fox News Channel, the most watched cable news net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faced a dilemma. Some of its news anchors and regular commentators are Catholics, and therefore have a positive bias for the Pope. But the network is also known for its bias against man-made climate change. Guided by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this study analyzed how Fox News’ anchors and commentators discussed Pope Francis’ stance on climate change. The analysis found a clear ambivalence in their discourse and identified four discursive strategies that they used to navigate discursive disso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