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8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教育   16311篇
科学研究   4376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1883篇
综合类   1284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308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861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563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1712篇
  2013年   2476篇
  2012年   2211篇
  2011年   2191篇
  2010年   1529篇
  2009年   1324篇
  2008年   1519篇
  2007年   1815篇
  2006年   1630篇
  2005年   1403篇
  2004年   1098篇
  2003年   977篇
  2002年   709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选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3-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共立项课题为数据源,运用资料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动向。统计结果表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主要产区,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整体上来讲,以研究国内和省内为主,而对国外研究或中外对比研究则相对较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性研究比例分别为为3∶18∶1,研究热点集中在竞技体育、体育管理、奥林匹克、体育产业、体育法、而关注较少的偏门选题是:体育社团、体育方法、学科理论。加强基础研究、促进跨学科研究、正确引导热点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原始创新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努力地方向。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探讨应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监控体力活动对日常体力活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方法:选取广州市年龄35~45岁之间的白领38名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前、后受试者填写《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问卷,实验中受试者采用动动健康软件管理目标体力活动量,并将每日活动量反馈给监督者,监督者根据受试者上一周的体力活动量,对每名受试者设定下周的目标体力活动量,要求每周活动量较上周增加20%,实验共为期12周。结果:与实验前比较,试验后后第1周、第4周、第8周和12周的步数、能量消耗和活跃时间均非常显著性的增加(P<0.01);试验后各时间段步数均有所增加,其中,实验前工作日和休息日在17:30-20:00时间段步数最多,试验后工作日步数最多出现在20:00-22:00和17:30-20:002个时间段,休息日出现在8:30-12:00和20:00-22:002个时间段。结论:应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进行自我监控可以提高白领日常体力活动量,特别是交通和闲暇时间体力活动。目标设定、自我监控和表现反馈可能是体力活动干预中较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BCTs)。  相似文献   
963.
本文对对地观测数据支持下的城镇人口估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将研究区的居民地划分为高密度区、中密度区和低密度区,并且通过解译IKONOS数据获取各类型居民地的面积;然后,通过线性相关分析,研究居民地面积与居民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关关系式;最后,应用训练数据对居民地面积与居民人口之间的关系式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应用对地观测数据进行城镇人口估算,在理论上可信、方法上可行,是城镇应急状态下进行人口估算的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意义]结合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分析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对我国2010-2019年关于智慧图书馆的CSSCI期刊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对其主要研究主题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网络探讨中国智慧图书馆的实践建设现状.[结...  相似文献   
965.
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于研究跟第二语言写作有关的主要传统的和现代的研究和教学方法,包括"受控写作"、"段落模式写作"、过程方法、学术方向写作、基于网络平台的写作教学模式等。其中有些现代写作方法的研究领域涉及项目的、语篇的、学科的、政治的、还有网络技术的问题。最后,作者指出相关领域的教育者和研究人员应考虑利用理论知识和调查结果自己判断什么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966.
《图书馆管理杂志》2013,53(1-2):83-85
Abstract

While there is now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mathematical markup, no systems produce formatted documents from the complete standard. This report describes how mathematical markup is translated at OCLC.  相似文献   
967.
为了更好地掌握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近期笔者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的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以求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不断完善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68.
The current paper reports on the outcome of an ongoing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at a school for higher-functioning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in Sweden. The overall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a questionnaire that captures social and individual aspects of classroom learning suitable for use with students with ASD. Interview data is presented on the perceived ut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for understanding and planning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the children with ASD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their parents, as assessed during an 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 meeting. Further, teacher ratings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 instrument were found to differentiate a group of students with ASD (n = 10) from a group of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matched with regard to grade year, word reading ability and receptive vocabulary (n = 10).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as are limitations of this pilot study.  相似文献   
969.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3年以来逐步形成了研究热潮,但尚处于以介绍和借鉴国外高校分类法及制度为主的起步阶段。研究对象上侧重于高校分类,研究内容集中于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研究成果集中于对现有分类法及分类政策的介绍、评述、反思和批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一方面要将高等教育分类研究的视野从高校层面提升到高等教育层面,加强专题研究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原创性研究和应用研究,集中力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含高校)的依据、标准、指标及配套的制度和政策框架,并进行分类的应用性试验和试点。  相似文献   
970.
《普罗米修斯》2012,30(2):141-152
Abstract

CSIRO’s role in Australian innovation has evolved over the years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within Australi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process of organisational change has been characterised by a series of restructurings—in 1978, 1988, 1996 and 2001—and accompanying shifts in the organisation’s strategic directions. In this paper we look at the process of organisational change in an historical context, looking at the evolv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legislative and management background, and the shifts in the organisation’s strategic directions. The change process is interpreted from a punctuated equilibrium perspective. We propose that discontinuous, rather than continuous change, is the way that a complex and diversified organisation like CSIRO adjusts to a chang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moreover, that independent public review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 In the light of major changes in the Australian and scientific landscap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e suggest it is time to look again at CSIRO’s role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its internal management arrang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