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65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现代汉语史的框架下,以名词的几种特殊用法为切入点,对文革语言的语法特点进行考察和说明。主要考察了名词的陈述性用法,名词做状语、名词做补语,以及个别名词用法的变化。上述几种用法及其变化反映了文革语言语法的特点:总体上是“干瘪”的,即简单、单调,缺少变化。  相似文献   
122.
关于文革语言研究的文章很少,涉及语法方面的就更少了.我们认为,从语法角度切入,同样也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文革语言.本文选取了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谈了它们两个方面的三种表现一是萎缩,表现为数量少、频率低;二是局部膨胀.对造成上述表现的原因,本文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3.
改革不符合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实际的固有毕业论文模式,提升非通用语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将研究型学习切实融入到非通用语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是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整体学科水平的必由之路。非通用语种毕业论文改革,应该面向非通用语教学实际,建立严格的选题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论文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124.
就地取“材”型特色实验教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就地取"材"型特色实验教学是充分体现材料科学研究过程的一种新教学思路。以日常所用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从材料科学专业的角度思考,通过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手段研究,以此来培养其科研能力。这种灵活的特色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材料科学专业的基本思维方法、分析手段和实验技能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5.
“一语双文”论在逻辑与方法层面存在问题。宜将“一语双文”发展成“双语双文”,立足于交际来架构语文教育内容。如此,可构想出一系列语文概念和语文教育范畴,开辟语文教育研究的新天地;同时赋予语文教育以交际意识,显著提升其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26.
"一语双文"论在逻辑与方法层面存在问题。宜将"一语双文"发展成"双语双文",立足于交际来架构语文教育内容。如此,可构想出一系列语文概念和语文教育范畴,开辟语文教育研究的新天地;同时赋予语文教育以交际意识,显著提升其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27.
As the most widely used thermal power machine, the diesel engine plays a key role in today'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dynamic performance could be effectively upgraded by one of its core components, the turbocharger, whose quality largely depends on welding technology for dissimilar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2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商业信函逐渐成为人们在经济领域内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通过它人们可以交流信息、联系业务、商谈贸易、磋商、处理问题、传递友谊等。商业信函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商业信函必须注重礼貌策略的体现。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具体特征包括善于使用被动式语句、以肯定句代替否定句、善于运用客气语气表达。委婉语在商务信函中的具体应用要注意保持交际双方地位的平等、注意话语的选择是否具有亲和力、注意话语中的各种信息在不同人文背景下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9.
辽宁西部地区通行使用方言语尾助词"了"。此"了"在辽西话中主要用于"动+结果补语"、"动+结果补语+简单宾语"、"动+趋向补语"、"动+趋向补语+简单宾语"这4种句式的句末。语法意义相当于普通话助动词"能"。  相似文献   
130.
表示"等待、等候"这一意义,"俟、待、候、等"的历时演变情况是:先秦用"俟"和"待",汉初始用"候";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先秦用例及仿古外,"俟"在口语中几乎不用,主要用"待",其次是"候";"等"表"等待、等候"义,始见于晚唐五代时期,此后的宋元时代,"待、候、等"一直处于竞争中,直到明代,"等"的使用比率才在口语化较强的文献中占绝对优势,表明"等"在口语中已基本替代"待"和"候"。"等"之"等待、等候"义产生是方言进入通语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