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615篇
科学研究   8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82篇
信息传播   10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以对五所公共图书馆的954名现实用户的调查为基础,比较分析了我国东西部公共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情况,发现东西部公共图书馆用户需求在四个方面有显著区别。由于这些区别主要由三种影响因素作用产生,所以公共图书馆应该根据不同因素的作用强度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体系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信息服务体系,无论类型与规模大小,在其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都遵循"面向信息源→面向信息交流过程→面向信息用户"这一共同的发展演化轨迹。文章从概念、主要目标及评价指标、开放性与管理模式、信息资源构成与信息加工、服务方式与项目、典型技术等六个方面对面向信息源、面向信息交流过程、面向用户等三种信息服务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面向用户",将为信息服务体系带来全新的资源构成与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与服务理念,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体系是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有序结构在Web2.0中有着新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由他组织过程所生成的静态有序结构以及由自组织过程所生成的动态有序结构两种类型,这些结构的表现形式都是由其对应的控制规则所决定的。一种结构的有序程度,是以用户体验的感受程度为标准的。通过对已有的可用的有序性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笔者指出了其各自的适应范围,并阐述了作为有序度测度发展趋势的用户体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耿新青  王正欧 《情报学报》2006,25(3):296-300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竞争神经网络聚类模型NFCNNC,并将其应用到文本聚类中。NFCNNC将模糊中心聚类(FCC)算法得到的模糊聚类中心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权值,通过比较隶属度值得到获胜神经元。网络中仅两个神经元同时调节权值。隶属度值最大的神经元以较大的学习率调整权值,隶属度次大的神经元以较小的学习率调整权值,其他神经元权值不变。按照FCC算法调整模糊聚类中心向量值(即权值)和神经元的隶属度,当网络稳定时,即可确定聚类数。与传统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聚类精度高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算法需预先指定聚类数的局限性。通过对文本聚类的实验验证,本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瑞  史文武 《情报学报》2006,25(5):629-633
基于用户访问网页的不同序列反映了用户特定的兴趣,提出了Web日志中用户存取模式的聚类算法。利用传统的Leader算法只扫描数据集一遍的优点,以及粗糙理论在处理含有不确定信息问题上的优势,给出了结合粗糙理论的改进Leader算法对用户存取模式进行聚类方法,使得同一类中的用户存取模式尽可能的相近或相似,不同类中的模式尽可能的相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可承受的计算时间内可对Web日志中的用户存取模式进行有效聚类。  相似文献   
16.
电子资源用户受益最大化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经济学中的最大化理论运用于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采购和服务领域,阐述图书馆电子资源用户受益最大化分为采购预期最大化和效用预期最大化两个层次。提出开展馆外访问服务将使图书馆提供电子资源服务的时间最大化,同时让合法用户在资源内容、时间与空间上的受益最大化,而网络用户个人身份认证则是目前保障其合法用户受益最大化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实现用户模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Search facilitated with agglomerativ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s was studied in a collection of Finnish newspaper articles (N = 53,893). To allow quick experiments, clustering was applied to a sample (N = 5,000) that was reduc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The dendrograms were heuristically cut to find an optimal partition, whose clusters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f the 30 queries to retrieve the best-matching cluster. The four-level relevance assessment was collapsed into a binary one by (A) considering all the relevant and (B) only the highly relevant documents relevant, respectively. Single linkage (SL) was the worst method. It created many tiny clusters, and, consequently, searches enabled with it had high precision and low recall. The complete linkage (CL), average linkage (AL), and Ward's methods (WM) returned reasonably-sized clusters typically of 18–32 documents. Their recall (A: 27–52%, B: 50–82%) and precision (A: 83–90%, B: 18–21%) was higher than and comparable to those of the SL clusters, respectively. The AL and WM clustering had 1–8% better effectiveness than nearest neighbor searching (NN), and SL and CL were 1–9% less efficient that NN.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When evaluated with the liberal assessment 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L and WM clustering offer better retrieval ability than NN. Assessment B renders the AL and WM clustering better than NN, when recall is considered more important than precision. The results imply that collections in the highly inflectional and agglutinative languages, such as Finnish, may be clustered as the collections in English, provided that documents are appropriately preprocessed.  相似文献   
19.
试析在图书馆中实行读者信用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在图书馆实行读者信用制度的主张,探讨读者信用制度的含义,并进一步论述当前在我国图书馆界建立读者个人信用制度的可行性和建立原则。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人员的计算机使用与职业健康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海地 《图书馆论坛》2004,24(4):209-211
针对图书馆人员在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对健康危害的事实,参照香港《职业安全与健康(显示屏幕设备)规例》的一些做法,提出国内应重视图书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并探讨合理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