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73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从理性主义传统出发,按照理性在德性中的纯净程度,将德性区分为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两种,认为依据严格理性的理智德性优于同时分有理性、情感与欲望的伦理德性。在理智德性中,依据普遍理性的智慧又要优于不仅与理性相关而且与欲望及情感相关的明智。虽然以智慧为目的的思辨活动是最高的幸福,但在现实生活中与明智相关的经验却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2.
试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教学智慧的内涵包括教师教的智慧和学生学的智慧,教学智慧的价值取向指向于教师与学生生命主体的共同发展,教学智慧的生成有赖于课堂教学情境的不断建构。  相似文献   
93.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及其有效教学途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生活中的作用日渐彰显。实践证明,师范生已具备一定的本体性知识(如学科知识)及条件性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较为缺失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要通过实践性课程与教学来获取。通过观摩、讲述、角色扮演、交互训练、研究、真实情境体验等途径,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能使实践性课程在发挥其职业技能训练的工具性价值的同时,更彰显其培育师范生职业情感、生成教育智慧、让师范生提前体验职业幸福的理念性价值。  相似文献   
94.
本人通过对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的作品《道德经》的认真研读,认为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坚守者,一个辩证法思想的体现者,一个养生之道的实践者,一个无神论的宣扬者……总之,《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95.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道中,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了乐感文化与适性智慧的特点。此一思维方式同样延伸于当代海外华文文学的书写中,华文作家于异国他乡苦苦拼搏,亦能表现出欲荣恶辱的"适人"之品性,独钓空濛的"自适"之知在,陶然至乐的"忘适"之心境,直面人生之真和直取性情之真,从而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6.
心性被解释为"自性清净心",说此心"本觉",乃印度如来藏系经论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佛学对此义进行发挥,成为华化佛学诸宗的理论基础,并有具体指本觉之"觉"为"灵寂之知"的说法.本觉及灵寂之知说乃佛学界长期争议不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印度及中国自性清净心及本觉说的原义作了整理,并略作评议.  相似文献   
97.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表现出的随机应变的综合素质,是内化于教师自身信念、价值与方法之中的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要善用学生的疑——顺势延伸;妙用学生的错——因势利导;活用学生的思——趁热打铁;巧用学生的怪——顺水推舟。  相似文献   
98.
语文体验学习是促进语文智慧生长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对其思维智慧、语言智慧、写作技能智慧的体验和感悟,以形成“我的”智慧和“理性能力”。  相似文献   
99.
通过文字学与文献学的考察,明确了"智"以其偏旁"白"凸显了与"知"的差别:"闭口不言,气从鼻出",即不言。与轴心时期的西方相比,先秦时人在公私两角色下展示的不言之义,彰显了独特的自省意识与周遭境遇。聆听与不言紧密相连,这也是智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Wisdom, long a topic of interest to moral philosophers, is increasingly the focu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hilosopher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concerned to develop a rationally defensible account of the nature of wisdom and its role in the moral life, often inspired in various ways by virtue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practical wisdom (phronesis). Wisdom scientists seek to, among other things, define wisdom and its components so that we can measure them. Are the measures used by wisdom scientists actually measuring what philosophers have in mind when they discuss practical wisdom? I argue that they are not. Contemporary measures of wisdom and its components may pick out some necessary prerequisites of practical wisdom, but they do not measure a philosophically plausible practical wisdom or its components. After explaining the argument and defending it against objections, I consider its implications. Should wisdom scientists ignore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 of practical wisdom in favor of other conceptions, revise their methods to try to measure it, or continue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practical wisdom without expecting to measure it? I make a preliminary argument for the third o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