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2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26篇 |
科学研究 | 9篇 |
体育 | 1302篇 |
综合类 | 370篇 |
信息传播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07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65篇 |
2006年 | 164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球感有直接影响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其内在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因素,以期为篮球训练水平向高层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北省专业运动员的英语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和英语学习的阻滞因素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要提高运动员的英语水平,管理者应当积极营造学习氛围,调动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让英语学习渗透到训练和生活的各个细节. 相似文献
23.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福建省第二体工大队、厦门市体校部分优秀运动员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而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是构成优秀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从福建省第二体工大队、厦门市体校部分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入手,探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难点和相关的对策,为实施我国竞教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杨勇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1):49-51
运用测试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少年运动员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急需加强,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方面有待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运动员比赛风险问题进行了探析,阐述了运动员在今后比赛中风险处理办法和应对策略,旨在为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陈雪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6):22-23,4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综合判断和运动员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探讨,针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7.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快速发展,分析了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途径,为促进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沈阳市少年运动员意志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沈阳市少年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特点,并比较业余体校、专业少年运动员和普通少年学生在意志品质上的差异。方法:主要采用问卷法对沈阳市70名少年运动员和70名普通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女运动员在坚韧性上显著优于男运动员,在果敢性上不如男运动员;(2)业余与专业少年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不存在显著差异;(3)少年运动员在意志品质的综合水平、自制性、果敢性、独立性等因素上显著优于普通少年学生。结论:少年运动员整体意志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9.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怡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94-1095,1101
通过对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在对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事发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力求为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跳远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105-106
在田径跳远项目中,经常采用各种练习手段来提高爆发力,通过采用不同的训练,比较爆发力训练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采用最大限度的短促用力的方法,对提高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