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470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73篇
综合类   14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何子红  胡扬  席翼  文立 《体育科学》2007,27(7):23-29
目的:拟探讨核呼吸因子1(NRF1)基因多态性与最大(VO2max)和次最大有氧能力(running economy,RE)的关联性。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健康男子进行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训练前后的VO2 max和12km/h跑速下的RE。用FCR-RFLP分析NRF1基因的SNPrs2302970、rs6949152和rs10500120多态性。结果:3个多态位点均符合H—W平衡(P〉0.05)。rs2302970与rs6949152强连锁不平衡(D’=0.950,12=0.631),经haplo.em推算,主要存在4种单体型;3个SNPs及单体型与VO2max的初始值及训练敏感性均不关联;RE的初始能力与rs2302970多态性关联,携带CT基因型的群体显著高于CC基因型。RE的训练敏感性与rs2302970和rs6949152多态性关联,携带CT或AG基因型的群体显著高于CC或AA基因型。结论:NRF1基因多态性能够预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男性次最大有氧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32.
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红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常压模拟高住(海拔3000m)低练对大鼠红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住安静组大鼠MCH低于其他三组大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住安静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常压高住安静组没有明显的差别,但低住低练组的MCHC明显地高于常压高住低练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常压模拟高住低练时,红细胞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应加强营养物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的补充。  相似文献   
33.
长篇小说《秦腔》被称为"乡土中国叙事的终结"。"清风街"便成为式微的故土,与此同时,在《秦腔》中伴随着"乡土世界"消亡的背后是乡土中男性世界的式微。而《秦腔》中的女人们则继续留守在乡村之中,女性品质往往被男性权利所遮蔽。  相似文献   
34.
女性形象在现代广告中占有极高的比例,这种现象恰恰表明了社会处于男性文化的象征秩序,以男性话语作为尺度和标准,偏执地体现着男性话语的霸权地位,反映出男人对女性形象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的现实社会和文化状况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35.
两种不同健身方式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的影响,通过实验论证法,以60名男性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练功组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下降显著(P<0.01),慢跑组经过同期锻炼,智能生理年龄指标无显著变化,横向比较两组锻炼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练功组在降低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明显优于慢跑组(P<0.05)。提示:长期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推迟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龄,与慢跑相比,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更加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36.
师陀在他的《果园城记》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小说中表现出对女性与自然同一性的关注,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下女性"他者化"的现象,展示出女性自我觉醒的受挫,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37.
通过分析毕飞宇的小说《玉米》中的王连方,揭示出文本深处暗示的另一主题:中国男性在权力结构和父权意识形态的双重挤压下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男性的生存危机和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和权力结构对女性的戕害,共同构成小说《玉米》的人性压抑总主题。  相似文献   
38.
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出现了一类被纯粹美化的男性形象。他们不同程度被赋予了神圣、神明的色彩,是成长女性仰望、迷恋的对象。这些被美化的男性形象实际反映了女性主体性的内在匮乏和对于自我生命认同的缺失。  相似文献   
39.
在金庸的多部武侠小说中,反复出现一位英俊少侠被多位美貌、柔情的女子所包围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众星捧月”的爱情模式。这种模式的书写体现出金庸本人沉淀于心的传统男权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40.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都是以男性角色占主导的社会,文学是现实的反映,这种历史现象无疑会映射到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去,然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却出现了引人注目的"阴盛阳衰"现象。文章试图从女性意识的强化和男性意识的弱化两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从而为解读《聊斋志异》提供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