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双休,应学生们的要求,我带了一些学生去爬山,大家玩得非常开心。返回的路中,大家在一个水库边的树荫下边做游戏边休息。一个在游戏中失败次数最多、接受“惩罚”最多的女生,在惩罚后突然问同学们“你们谁想当体育老师”这一问,刚才还喧闹无比的场面霎时安静极了,我赶紧“救场”、“接着玩,接着玩”。 相似文献
2.
3.
4.
这几年《体育教学》杂志陆续发表了一些议论体育优质课评比的文章,读了颇有感想。本人从事小学体育教育二十余年,近五年来参加过县、市、省体育优质课比赛,也多次参加县、市、省级规模的示范课、公开课活动,现将自己和几位同事这几年参加这些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整理成文,与同行们交流。一、体育优质课评比(含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等)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不能否认、不用置疑的凡此类活动开展得多的地区,那里的体育教学水平就高。这是因为,不管参加活动的教师出于何种目的,做课也好,表演也罢,他首先… 相似文献
5.
6.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某种行为结果进行推论或判断其原因的过程。心理学家威纳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学生对自己课业成就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大维度。所谓控制源即个人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稳定性是指那些个内外部因素是否可变;可控性即行为能否控制这些因素。并发现归因与成就动机的两条基本规律:1)失败被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将会弱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而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可控的原因,则不会弱化甚至还会强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2)成功被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可控的原因,将会强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而成功被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的原因则无助于强化甚至还会弱化进一步活动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对达标的新认识、新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标活动对增强青少年、儿童的体质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体育被确定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对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尤其是达标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小学生达标是选择那些为初中体育考试打基础,但许多学生达不了标的项目呢,还是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绝大多数学生能达标的项目呢?在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终身体育”的今天,体育教师该怎么办?我们认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在努力后能不断地成功,使每一个学生既能达标,又对达标充满信心,盼望着参加下一次“达标”测验。为此,我们采用了以下作法: 相似文献
8.
9.
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全体性,要求学校体育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问题——转化后进生。对待后进生,体育教师应首先树立两个观念:一是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二是每个学生都有潜在能力待教师挖掘。基于此,体育教学中的“六给”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