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92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4703篇 |
科学研究 | 134篇 |
各国文化 | 24篇 |
体育 | 1499篇 |
综合类 | 161篇 |
文化理论 | 12篇 |
信息传播 | 3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515篇 |
2013年 | 660篇 |
2012年 | 758篇 |
2011年 | 963篇 |
2010年 | 669篇 |
2009年 | 467篇 |
2008年 | 781篇 |
2007年 | 321篇 |
2006年 | 226篇 |
2005年 | 260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140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少年拳第二套的特点新大纲中的武术教材之一——少年拳第二套(以下简称“二套拳”),是一个很好的武术套路。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体现了武术的风格,尤其是体现了以长拳为基础,以基本功为基础之基础的武术特点。全套动作精神英勇、严肃,姿势朴实大方,动作刚劲有力,形象雄壮优美。从技击的特点而言,虽然全套动作结构很简短,但表现了武术的“四击”、“八法”、“十二型”的技击法则和人体动态的规律。以“四击”中的“踢”和“打”而论,就有蹬、踢、踹、弹、钩、冲、 相似文献
2.
短跑比赛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竞赛项目,但是有氧能力的提高,对其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却具有重要意义。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训练中重视其心血管机能,在多年计划中抓好这个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基础训练中,一般耐力的训练安排是常年不低于30%。常用的手段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校原是市、区排球传统项目业余训练的点校。排球项目在我校是最受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十多年来,在上级教育、体育部门、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校女子排球队多年来一直坚持长年训练,并且多次代表沈河区参加市级的少年排球赛和市中学生排球赛等活动,并在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但目前我校女子排球队业余训练面临的严重问题是:(1)轻视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4.
五陵少年源于西汉皇帝的陵墓。五陵指西汉时建在长安城外的五座皇帝的陵寝,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为防止墓冢被盗,西汉独创了“依陵建县”的制度,也就是一边建陵,一边将全国各地的豪族大户、富商巨贾迁到陵邑周围,形成繁华的新城。这些地区的富家子弟倚仗家 相似文献
5.
力量素质是指完成动作时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主要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1 力量训练的手段1.1 负重练习。是运用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当今,高水平的较量往往是到最后几十米甚至几米才见分晓。全运会、奥运会更加明显。由于少年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正处于速度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在这一阶段重视速度能力的训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8.
1.青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特点
1.1早期选材是体操运动的重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项目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呈现出运动员低龄化的特点,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13、14岁登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不胜枚举。由于比赛年龄小,则开始训练的年龄必然更小,目前各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开始训练年龄已经提前到6、7岁,甚是更早。 相似文献
9.
一、过分强调爆发力训练,忽视了短跑的专门性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短跑的基础,而专项力量能力的提高,应作为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点来抓。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专项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 相似文献
10.
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素质之一,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力量按其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动力性力量和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又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