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23篇 |
体育 | 177篇 |
综合类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12-115,128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特点,采用调查、实验和数量统计方法对我国87名现役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具备更加全面的运动素质,尤其体现在最大力量和专项运动素质方面(P<0.01);(2)不同级别优秀运动员仅在一般力量素质指标中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对不同级别最大力量和相对最大力量的比较,发现级别越大的运动员,最大力量素质越突出,但运动员的相对力量水平却随着级别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表明中小级别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优于大级别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2008年中国式摔跤冠军赛中5支中国跤队44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并与10名中国跤教练员探讨其特点与原因。针对损伤的原因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不同角度提出中国跤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以期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为中国跤科学化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对域外搏击项目对中国武术的冲击——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跆拳道为代表的域外博击项目对中国武术形成冲击,构成威胁,在普通高校这个现象更为突出。从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武术运动和跆拳道运动开展情况着手,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运用特点,分析了摔法技术在散打比赛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并进一步探讨提高散打运动中摔法技术成功率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散打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摔法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检测摔跤运动员一个训练周期血样生化指标,为动态掌握训练强度、调整训练计划、进一步指导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在整个训练周期呈现下降趋势,血尿素的变化趋势与血红蛋白基本一致,运动员肌酸激酶对运动强度的变化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公安院校警务技能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为徒手格斗训练和枪械射击训练。针对目前民警伤亡的特点,在公安院校技能教学训练中开设短器械格斗课程已十分必要。研究认为:在公安院校开设短器械格斗训练课程符合当前民警执法环境,能有效提高民警的格斗技能,客观上丰富了公安技战术训练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中国式摔跤"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发展现状及该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式摔跤"竞技运动教材化"具有无限可能,可以通过提炼专项运动的核心元素,并着重排除过度专业化的素材,使课程保留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半专业性,使大众了解这项运动的价值,并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9.
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2 0 0 0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跪撑技术进行统计 ,分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发展趋向 ,结果显示 :使用跪撑技术成功与否是获得古典式摔跤比赛胜利的关键 ,而在跪撑技术的使用中又侧重于滚桥和提抱这两种跪撑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0.
潘慧生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5):76-81
民间传统体育是特定区域社会的民俗现象,是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摔跤赛是山西省忻州、定襄、原平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运动。它的长期盛行使该地区的乡村民众心理得到了全方位的调节,丰富了乡土话语,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挠羊汉,乡村社会生活有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