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81篇 |
科学研究 | 21篇 |
各国文化 | 2篇 |
体育 | 25篇 |
综合类 | 6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正关注党的重要会议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通过各种新式传媒手段,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党和国家决策的整个过程,也可以发现许多之前我们并不关注或无法认真关注的内容。例如,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即可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各级会议在会场布置上都有一个特点:会场主席台后会悬挂党徽,并在党徽两侧各布五面红旗。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对这种会场布置非常熟悉,但对于为何如此布置,以及会场布置的演变等细节问题却少有人知。 相似文献
2.
数学建模与学生能力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论述了高校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必要性,以及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起的积极作用,并对进一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索文旅融合的实质,从文旅融合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分析创新路径的实践样态,为相关单位的实践提供思路借鉴.[方法/过程]采用逻辑推演的方法对文旅融合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4种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结合具体案例对相关路径的实践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各种路径的发展重点与突... 相似文献
4.
服务制度执行是将科学的服务制度设计转化为优质服务的最大瓶颈,一线馆员的服务制度执行效率尤为关键。图书馆应从制度设计、执行主体、执行权力配置和执行控制等四个维度优化一线图书馆员服务制度执行。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服务制度执行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任务情境及其对用户查寻行为的影响研究基本涉及任务类型、维度、转换和影响研究,文章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构建任务情境对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关系模型,对其实践意义和未来研究趋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7.
8.
深阅读是多学科讨论的热点概念,当前社会面临“深阅读危机”,促进深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推广的核心任务,但至今未见对深阅读的明确界定和具体阐释。现有研究对深阅读的理解主要有三个维度:与信息获取相关,与感受相关,与交流相关;而“参与性”是深阅读的基本属性。鉴于深阅读既是主体的参与行为,又是外部环境的作用结果,本文根据“生成认知”理论将深阅读定义为:读者这一具有心智能力的有机体与适合其条件的阅读对象相遇,在适宜的情境下产生积极的行为动力,进而发展而来的高参与度的阅读行为。文章剖析了深阅读对读者和社会的当代意义,认为数字时代深阅读的意义在于其具有“复合”价值,而新文本、新读者、新环境召唤着新型深阅读,应以创造相遇、丰富体验、回归对话为导向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图1。参考文献 53。 相似文献
9.
7月1日,市档案局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9名党员干部分别代表9个支部登台演讲,他们结合建党90年来我国的深刻变化,大连的发展巨变,以及大连档案工作的实际从不 相似文献
10.
为把握时代脉搏,回答图书馆学的时代之问,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继学开新:图书馆与时代”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图书馆向何处去”“图书馆学向何处去”和“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互动”三大主题展开研讨,形成诸多观点,并凝聚出关于图书馆技术取向、图书馆学理论方向、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实践互动等一系列重要共识。本文梳理了学术研讨会上近30位专家的发言要旨,围绕三个主题的焦点探讨、观点碰撞和共识融聚分别展开分析,并从拓展图书馆学优势空间、适应技术变革寻求突破、夯实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知识共同体四个方面梳理图书馆学未来的探索方向和路径。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