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通过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期刊学术生态系统以提升其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基于新媒体矩阵的实践成果,提出集“微信社群-科技期刊-新媒体”于一体的“期刊学术生态系统”模型,并提出基于科研垂直受众的“用户思维”的精准受众定位策略。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详细分析新媒体融合对期刊发展的实际贡献,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策略和实践经验。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期刊可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公众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新媒体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期刊内容的传播效果,还加强了期刊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显著提升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为科技期刊的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传统科技期刊出版流程的研究发现,在编辑、校对流程中普遍存在“数字化断层”现象。该现象导致了稿件库存现象严重以及数字出版周期过长、效率过低、质量不高。新媒体时代,期刊论文只有在数字出版后才能被有效传播、检索、发现和有效引用。解决期刊出版的“数字化断层”问题,可以有效缩短发表周期,最终提升期刊的整体影响力。最后针对优化编辑流程、专设网络编辑、重视优先数字出版、共享出版平台等方面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作者自主开发了数字出版加工平台,可在高校期刊共享使用。 相似文献
3.
4.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科技期刊的订阅渠道为\"被动传播\",导致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弱.基于微信公众号运维的具体实践,本文分享3点经验:首先,利用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社群协同技术推动期刊的\"主动传播\",以扩大对期刊品牌的宣传;其次,策划视频直播活动,打造科研垂直领域的\"四者\"(编者、读者、作者、审者)微信社群,4群联动实现精准阅读、拓展稿源;最后,利用微信生态的传播策略提升期刊活跃度、公众认知度及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指出在华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技术外溢渠道不通,而在华跨国公司之间技术外溢作用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有效利用技术外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国学术期刊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反应速度、应变能力、数字化出版、研究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法】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网络首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论文为对象,通过Phyth 3.6软件编写数据挖掘程序来获取发表论文及其期刊信息,应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6日,共有146种中国学术期刊在CNKI平台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形式出版COVID-19研究论文565篇,内容涉及疫情预测、疫情防控、临床诊治、病毒病理等; CNKI平台在整合传播过程中,影响力较大,效果显著,截至2020年2月27日,已有公开显示网络下载数据的460篇论文的总下载量为719485次,篇均下载量为1571次,下载超过5000次的论文有18篇,超过1000次的论文有228篇,占49.6%。【结论】我国学术期刊在疫情防控期间主要存在整体上反应不够迅速、数字化出版能力不强、网络首发平台应用不充分、行动力区域性不平衡等问题,应加快推进期刊出版...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元宇宙的3类“数字人”——虚拟人(VH)、化身(Avatar)、虚拟数字人(VDH)的区别与应用场景,并提出了一种期刊视频的封面设计以及“虚拟数字人”视频的剪辑方法。文中的“虚拟数字人”视频创作案例是对学术期刊视频融合出版具体实践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9.
提高编辑出版的工作效率,减少甚至消除出版时滞是我国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此文通过研究如何提高审稿阶段和编辑加工阶段的效率来探讨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效率,认为可使用的策略为采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和建立通用的邮件模板来提高审稿阶段的效率,按照设定的流程进行编辑加工和调动作者参与稿件编辑加工的积极性来提高编辑加工阶段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