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1.
2.
信息素养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支撑,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核心职责之一的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在培育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存在内容单一、吸引力不足、意识培养与能力培养脱节等现实问题。而游戏化学习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使其学习目的和游戏活动同向同行。以剧本杀辅助教育实践可以基于跨学科思维设计融入信息素养能力的剧本,开展以培养将学术文献应用于实际生活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剧本杀辅助教育应注意实践中“度”的把控、剧本创作,以及LARPAI概念下“红色剧本杀”、线上剧本杀、沉浸式传递社会需求等信息素养教育赋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要合理疏导,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要变革“教学策略”,调整学生的期待视野;要巧补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新生主力军,其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的发展质量。怎样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正视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难题,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完善考核、提高待遇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是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布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有机融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文章以学术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研究为切入点,总结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课程思政”理论建设方面及依托实体/虚拟课堂探索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专业课堂隐性教育结合的路径,并与信息素养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比对,探索出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反思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内容保障性、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动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方式之一,将思政元素引入阅读推广是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渠道的有益尝试.文章以苏州图书馆为例分析了该馆融入思政元素的阅读推广实践案例,并从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和营造阅读推广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了思考,以期为图书馆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课程资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定义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课程的视野下,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立足生活经验是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认识的一个生动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充分运用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从而整合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当前科学教师的共识。然而,在课前,怎样寻找有结构的材料?在课中,如何整合材料,使学生的思维紧密结合材料进行逐步深入的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赋予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而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校图书馆主流服务之一,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亦需协同思政元素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文章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提炼思政元素七维度体系,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出一种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思政隐形融合的路径。总结信息素养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学原则、课程体系、团队建设及课程思政认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之一。为使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提炼思政元素七维度体系,依托O-AMAS有效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信息素养课程思政取得实效。对O-AMAS实践应用、教学原则、课程建构以及与各专业相互渗透等4个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