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动态生成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一节具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总是在动态生成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出发,营造创造性教学资源的情境,挖掘各方面的教学资源,特别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生成点。抓住时机,适时引导,拓展生成面,使全体同学都能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主动中获益。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成性教学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4.
5.
在当前课程改革进程中,广大教师根据课程的新理念,努力转变教学方式,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还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这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主流趋势。下面结合本人数十年教学实践,谈谈几项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张美仙 《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11):35-37
近几年,高考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考查尤为重视,特别是在概率统计题中,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判断,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解决数学问题时有良好的数据分析意识,能更为准确地收集、分析数据,运用已掌握的数据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本文详细阐述高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发展数学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韵律活动(简称律动)的教育功能甚多,在实践中,我的体会是:1.律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手段之一在韵律活动中,我们首先引导幼儿静静地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拍、节奏、强弱及其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和渲染的气氛,而不是要求幼儿去演唱、演奏这些音乐。在幼儿听懂音乐之后,我们让幼儿合着音乐的节拍,做一些拍手、拍腿、拍肩或模拟日常生活、劳动的动作,逐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