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校期刊拥有众多的研究生作者群体,研究生作者投稿量逐年增多。论述高校期刊编辑与研究生作者之间的三重关系:编辑与研究生作者之间是编者与作者的关系,也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是平等友好的互动互惠合作关系。正确处理和运用好二者的关系对办好高校期刊和培育研究生作者快速成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内若干编辑部归并构建期刊中心的重要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些高校组建期刊中心这一办刊和管理模式的分析,认为组建高校期刊中心具有如下好处:可以得到学校财力和物力上的更多投入和支持;利于编辑部之间资源共享,扩大向外交流和合作,提升刊物竞争力;便于编辑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审稿和发稿的效率;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稍差的编辑部人员的待遇,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并阐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地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明显较高的主要原因.认为它与地学学科的总体研究水平高和诸如青藏高原等世界热点研究的地质现象在我国的存在、地学期刊的篇均参考文献多、地学期刊的出版周期变短,以及地学类期刊之间的"协同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T2-J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J3-K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碰撞后到造山后火山.侵入杂岩组合.碰撞后岩浆活动大致发生在125~145Ma,铜陵地区辉长岩包体和大量堆积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富碱岩浆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繁昌盆地中的中分村组和赤砂组火山岩以及南部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过铝质的长英质岩套;由中部铜陵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北外带侵入岩等构成的中钾-高钾钙碱性岩系和由铜陵地区的中基性侵入岩、庐枞盆地龙门院组和砖桥组火山岩、宁芜盆地龙王山组和大王山组火山岩以及沿长江两岸呈NE方向分布的富碱岩浆岩构成的橄榄安粗岩系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准铝质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岩套.造山后岩浆作用大致发生在105~125Ma.宁芜地区辉长岩的侵入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宁芜和庐枞地区过碱性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由繁昌盆地蝌蚪山组火山岩和庐枞盆地双庙组火山岩以及宁芜盆地辉长岩侵入体组成的碱性岩系和由庐枞盆地浮山组火山岩和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组成的过碱性岩系属于造山后碱性-过碱性火成岩岩套.与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相对应,在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发生了两期壳幔相互作用.其中早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上部圈层的底侵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晚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下部圈层的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微弱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已经成为我国期刊界的奋斗目标和研究重点,以优秀地质学期刊办刊实践为例,探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举措和途径,包括倡导出版单位+专家办刊的模式,充分发挥科学家在办刊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层次学术活动获取优质稿源,开展多个单位强强联合办刊,积极挖掘优质办刊资源,高薪聘请高水平主编,任用对期刊充满“...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