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黑白     
陈嘉懿 《围棋天地》2014,(9):104-105
从第一届北京大学生围棋联赛开始就有这样一句话:“我用黑白二色.谱写五彩青春。“借着这句话.我们给刚出生的宣传手册取名为《青春黑白》。  相似文献   
2.
陈嘉懿  周锋  郭晶 《现代情报》2017,37(6):107-112
[目的] 在协同创新的工作宗旨下,目前的学科信息系统逐步向协同工作性、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化、服务的主动性方面发展,图书馆在选择上遇到了困难,需要有一种合理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从协同工作下的信息资源集成化趋势分析,剖析云环境服务体系架构,以协同性、主动性、集成性、云环境、资源获取等多角度比对分析现有平台的特点。[结论]总结出建设面向学科协同创新的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系统的特征与趋势,为未来系统构建提供建设框架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字母表效应》中提到了拼音文字对古希腊精神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整个古希腊社会的不同方面. 首先是场景与符号的分割.荷马所在的前文字时代,媒介是口语,人们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觉系统.由于听觉信息不方便记录,只能在现场吸收和处理,各种信息的加工都是在人的头脑中同步进行的.如果说口语传统下需要强化的是人的记忆,那么文字给人们一种便于回忆的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4.
RFID通用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分析入手, 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所搭建的RFID通用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原则、三层架构的框架体系及各前端接入设备的数据交换流程以及平台中的接口服务、数据库、后台管理模块等.详细分析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 包括兼容性、监控管理、效能与应用轨迹跟踪问题, 介绍平台数据仓储的建设过程、思路及所包含的各种数据类型.认为平台将会成为未来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5.
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战略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给图书馆带来了管理水平提升与服务模式转变,从而支撑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文分析了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实现与应用现状,指出现有的应用无法充分发挥RFID技术的潜能。针对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技术与互通的难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最后重点对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趋势进行展望与分析,提出了一些创新性构想。  相似文献   
7.
指出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广, 但业界缺少相关的应用标准,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认为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数据交换机制,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迁移性, 以实现不同厂商RFID系统平台与前端接入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RFID项目实施中的实际经验, 设计并研制RFID通用数据交换规范, 阐述其意义与原则, 根据RFID通用数据交换的框架、体制、理念以及RFID应用系统和设备的数据交换需求, 进行RFID通用数据交换规范实践性的思考和实施, 并对未来推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与需求作为切入点,基于ISO 28560等标准规范的基础研究之上,提出了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UHF-RFID数据模型建设方案,希望实现跨馆之间及不同厂商之间RFID应用的开放性、统一性、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老广播员也会出错,在我第二次广播时,就出了一件糗事。因为我们的广播时间有限,所以广播员要轮流广播。我的第一次广播完成得很精彩,第二天该我休息了,由另外两位广播员广播。可在午间休息时,广播员于昌华找到我,说:今天的  相似文献   
10.
RFID产品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图书馆对于RFID的应用背景与使用现状出发,针对目前国内的RFID厂商以及国内图书馆所应用的RFID产品进行调研,比较并分析不同图书馆产品应用的特点。阐述高频及超高频标签的不同特点及各自的特性,以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实例,剖析RFID的频率选择,指出目前国内图书馆在RFID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