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以“李子柒”和“我是郭杰瑞”为代表的“网红”生产的跨文化类短视频赢得了中外受众的关注,但是视频内容同质化、表现形式单调、传播渠道单一、品牌建设不力等问题也逐渐显现。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和传播格局的演变,须主动建立跨文化传播思维,切实从文化交汇视角出发、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着力生产优质丰富的内容、降低文化折扣效应,改进与拓展传播形式、提高短视频的吸引力,加快渠道融合、促进传播扩面增效,切合受众需求搭建文化社群、增强与粉丝的互动,完善个人品牌形象、打造文化产业链、形成可持续的商业化发展模式,从而在国际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孪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且适用有效的新兴技术,能够通过数字方式再现物理实体进而提升安全系数与管理效率。当前数字孪生面临主导方角色替代、技术标准体系缺失、虚拟模式真实度不足、数据安全保障度偏低、应用危机多元、监管难度偏大等风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兴技术发展的复合效应、数据的经济性、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与法律体系的缺憾。因而,我国应明确数字孪生的辅助角色,构建技术标准体系,提升虚拟模式真实度,提高数据安全保障度,积极化解应用危机并强化监管机制,从而推动新兴技术的健康、有序、高效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洗稿”屡禁不绝,可著作权制度中对与其密切相关的“剽窃”“独创性”“单纯事实消息”等核心概念缺少界定,法规抽象笼统,著作权人举证艰难、诉讼追偿得不偿失,司法流程复杂,判定标准不清,以致依法治理遭遇定性难、维权难和裁量难。纾解法治难题,有必要完善法律法规,明晰核心概念和认定界限;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作用,加大维权技术支持力度和侵权违法成本;优化司法流程,诉讼与非诉讼、线上与线下并行,强化法治的同时推进德治,逐步形成德法兼治的“洗稿”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作为下位法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在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的告知义务上,存在义务主体\"信用信息提供者\"和义务客体\"信用信息\"界定过于泛化的问题。它对信用信息采用了\"用于识别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限定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兜底,在规范层面导致法律概念限定与开放的自我矛盾。而信用信息范畴的扩张是征信理论体系本身扩张的一个缩影。替代数据的使用、经济征信向公共领域的扩张、信用信息透明与个人信息强保护理念的冲突,在理论层面构成征信体系的自我矛盾。由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所涵摄的征信属于经济领域,所以落实征信的经济性与政策性的目的可以破解规范矛盾,而理论矛盾则要求重新识别征信体系的场景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的保护是多方位、全方面的,而对其知识层面的保护是其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囿于其特性不能高度契合于我国中医药知识保护。对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以发挥其在保护中医药知识层面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掘知识产权在中医药知识保护领域的上位权利及关联性权利的保护效用,借鉴他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优良经验,方能为我国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寻得更为广阔的法律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医药的保护是多方位、全方面的,而对其知识层面的保护是其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知识产权体系因其特性并不能于高度契合于我国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对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以发挥其在保护传统中医药知识层面的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掘知识产权在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领域的上位权利及关联性权利的保护效用,方能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寻得更为广阔的法律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7.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0,(1):186-187
谢朓诗文作品中的隐逸思想具有阶段性,出仕初期以当时流行的希冀隐逸思想为主,出守宣城期间以\"吏隐\"思想为主,晚期作品中隐逸思想则带有游仙色彩,而隐逸思想的变化折射出他所身处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9.
随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发展,受案范围的扩展是必然的趋势.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业,但目前而言,教育事业存在司法保障体系不完备的问题,公共利益的司法救济明显存在缺位.有必要建立教育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实现教育公平和正义.同时,需要在现有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讨... 相似文献
10.
城乡接合部固体废物治理是我国环境治理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国固体废物治理法律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基础,加以相关单行法规,但却不足以完全解决兼具城市和乡村特征的城乡接合部固体废物的治理问题。从固体废物的产生到收回处理,相关立法存在地方立法质量不高、固体废物源头规制不足、城乡二元立法导致城乡固废处理统筹规划不足以及社会公众参与制度构建不完善等问题。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基层地方立法创新,应逐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增加源头治理立法激励制度、健全城乡统筹处理监管制度、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