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9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教育   15612篇
科学研究   2431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1366篇
综合类   1280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323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569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653篇
  2014年   1384篇
  2013年   1982篇
  2012年   1886篇
  2011年   1942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298篇
  2008年   1490篇
  2007年   1691篇
  2006年   1523篇
  2005年   1288篇
  2004年   1131篇
  2003年   986篇
  2002年   736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BSTRACT

Within the context of Pintrich’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model, recent reviews of the literature show that motivational factors are the strongest predictor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Even so, gaps remain in terms of which goal orientation constructs area most strongly related to performance, and whether academic self-efficacy is involved in such relationships, either as mediator or moderator.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se gaps using a sample of 478 university students; 409 females aged 17–62 (M?=?23.28, SD?=?7.22) and 69 males, aged 18–47 (M?=?22.5, SD?=?6.31). Analyses revealed that academic self-efficacy (ASE) medi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th mastery and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 orientation with achievement, though the mediation effect was larger for the relationship involving mastery approach goal orientation. ASE did not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 orientation and achievement. Findings suggest teaching programmes should foster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encourage persistence and effort when learning, and consider how course delivery and feedback can enhance academic self-efficacy, regardless of the goal orientation adopted by students.  相似文献   
2.
从日常的礼俗用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本文从自谦语、致谢语、称呼语、禁忌语四个方面举例,分析了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依据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结合我国高职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打造以技能大师为核心,以教授、工程师为成员的专家系统,将理论、技能、技术有机统一,培养理实一体的高技能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生智慧,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旨在说明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惟有经过调整.即批判旧义、发掘新意以后与新生的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相结合而被传承下来,并发展为新的文化传统,才能建构起中国现代社会崭新的人文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正义。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存在许多不够正义和平等的部分,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教育更趋向于正义。  相似文献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扬弃德国思想界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关于人的科学的思想,其内容包括人的自然本质,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特征四个层面,前三者构成人的本质结构,个性则是人的本质结构的具体存在方式,人的本质结构呈现为“双重存在”,包含着受动性和能动性,实然性和应然性,科学因素和价值因素的矛盾统一,其内在的张力是推动个人行动以至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浚县泥咕咕历史悠久,无论在造型、寓意、色彩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常州三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积极融入"常州三杰"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语境下,中国社会为现代基层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和民众广泛参与的“共生逻辑”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性认知和事实性描绘,将历史影像、现实问题和时代际遇融合统一,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不仅具有脉络相连的历史传承性,也具有新时代场域下的理论自洽性和实践契合性,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的价值重塑及对西方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实践超越。这种重塑和超越,集中体现在从“混沌无序”转向“秩序协同”、从“线性逻辑”转向“复合治理”、从“个体化思维”转向“共同体理念”等理念和实践维度上,彰显着民众地位的改变、政府治理思维的转变以及基层治理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带有不确定性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首先必须确定权系数的取值。本文就权系数的两种不同状态 ,给出了两种决策分析方法。每种方法通过求解模型来确定权系数的具体数值 ,最后得出排序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