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丛滨 《辽宁教育》2014,(2):22-23
没有影响力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所在,文化立校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学校现状,2006年我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口号,处处以人为本.七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命教育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
丛滨 《辽宁教育》2013,(2X):51-53
<正>一、认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以它勃勃的生机,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生命教育。1968年,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并撰写了《生命教育》一书中。后来,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实施了生命教育。1997年,叶澜教授从改革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号召,开创了我国生命教育的先河。根据生命教育发展的国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教育依托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生命。开展生命教育可通过打造活力课堂、开发校本课程、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体验活动等途径。  相似文献   
4.
丛滨 《辽宁教育》2009,(5):9-10
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个年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不少。原教育部长陈至立说:“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有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确确实实,新课改后,我们的课堂教学问题多多。对此,我认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不够难辞其咎。那么,校长课程领导力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丛滨 《辽宁教育》2013,(3X):50-51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德之基础不夯实,德之大厦堪人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学校作为加强和提高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学校德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将来。八十中人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育德之路,以生命教育浸润校园,让校园焕发生命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塑造有生命活力的人。面对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召唤,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构想。我们认为:"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  相似文献   
7.
丛滨 《辽宁教育》2022,(20):26-28
<正>集团化办学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以“双减”为指向的教育改革中,选择走集团化之路成为创新教育发展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在集团化办学道路上,我校逐渐探索出符合“双减”要求的集团化发展办学实践的新样态。  相似文献   
8.
丛滨 《辽宁教育》2023,(6):79-81
<正>生命教育以对人的自然生命保护及其精神生命发展为目的,以促进中小学生“让教育焕发生命的本色”为办学宗旨。生命教育是文化生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生命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提升中小学教育中唤醒学生生命意识,通过生命教育的导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排险意识、助人意识,更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懂得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因此,明确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探索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路径,对于重构教育理想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