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严抒勤 《陕西教育》2005,(10):23-24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正确理解这里所谓的“文化”,站在文化层面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历史和文化有更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学科地方文化资源的选用标准方面,其内容要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要注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还要注意能与时代变化、社会发展有相应的联系。这样的地方文化资源,不论其呈现的形式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内容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可以视为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就南通而言,可以通过基础美术教育,促进乡土美术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应用,保护各民族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维护本土文化的固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是指根据教学对象所处的相对区域中具有自己文化和独特内容的、符合美术课程相应要求的一种资源的整合体,可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条件中形成,并在时间的长河中从人们的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美术就是串联在文化这根细丝上的一颗不可缺少的明珠。由此,探讨了美术基础教育与文化融合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乡土美术教材既是国家美术教材的有力辅助与必要补充,也是构建学校美术教学特色的有效载体。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整合乡土美术资源,合理、有效地组织、编写好乡土美术教材,使之更好地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美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首次对美术课程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扩展,并开始重视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1992年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按10—20%的课程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课标外美术活动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