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严贤 《家教指南》2006,(7):27-29
孩子要上小学了,老师说他的主要问题是上课小动作多,不专心听讲。我们和孩子谈了几次,有时也严厉地批评,可是收效不大。家长该采取什么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严贤 《家教指南》2006,(6):28-30
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理论研究认为幼小衔接面临六个断层,这六个断层在每个孩子身上的表现形形色色,需要家长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孩子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暗示具有神奇的教育力量,它像一把双刃剑,有的暗示给孩子传达着消极信息,有的暗示则传达了积极信息。例1:消极暗示。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子学习比较自觉,还考上了一所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班。有一天,他主动找妈妈说:“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别笨?”妈妈莫名其妙:“这怎么可能呢  相似文献   
4.
孩子受欺侮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怎么就会打起来了呢?老师和父母都很想知道,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走进安地带。可是,一个小小的攻击事件一经分析,您会发现它是那么复杂,在许多环节您都可以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您必须对整个事件的细节有足够的了解。本文旨在提醒您至少要在五个环节上与孩子充分交谈,这样您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孩子逐渐获得清晰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严贤 《家教指南》2006,(4):16-17
嫉妒是让孩子痛苦的一根“刺” 鸟爸爸的回答一点儿都没有错。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两三岁的孩子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和复杂了。每个成人都有过闽嫉妒而使自己感觉不安的体验,孩子同样会被嫉妒折腾得很不愉快。  相似文献   
6.
只要一提到作文,十有八九的孩子都会感觉到“怕”,老师也认为作文教学是个难点,父母则最怕对孩子进行作文辅导,越是低年级越是这样。不少日记、周记或者作文变成了父母“口述”,孩子“笔录”的产品。可是结果呢,父母费力不讨好,孩子抱怨,老师不满。本期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的问题。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从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以后,广大父母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好孩子的标准不应该是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听话的孩子,而是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具有创新意识的孩子。可是不少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不爱提问,在课堂上更是“金口难开”,真是急煞一颗父母心。 爱不爱提问表现在嘴巴愿意不愿意说出来,可内在的功夫体现出孩子是否有一个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头脑。鼓励孩子提问固然与学校教育体制以及教师的观念和素质有关,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8.
严贤 《家教指南》2006,(9):28-30
问:孩子多大进幼儿园比较好?确认可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 答: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是从三岁幼儿开始招生,也有一些幼儿园开始接受二岁或更小的幼儿入园,主要是根据家长的需求来调整入园起始年龄,国家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如果单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还是三岁以后上幼儿园比较好。因为从婴儿心理发展的基本需求来说,首先要满足婴儿的心理安全感,然后他才能产生其他更高的心理需求,如自尊、自信、求知等等。而心理安全感的获得需要经过孩子的真实体验和反复感知,大多数孩子三岁左右才有可能获得初步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