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初中同学学习化学的一个分化点,有的同学把它当做第二外国语,感到头疼,有的甚至因此而掉队。化学方程式书写知识的典型特点是:易懂难会,易学难记。下面提供书写韵语,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两个原则必遵循;客观事实为基础,质量守恒是关键。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是每年中考占比分较大的知识点,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书写时,首先要尊重客观实际,不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其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二、书写步骤1.写化学式原物在左产物右.左右先用单线牵;…  相似文献   
2.
SO42-的鉴定有它的一般规律性和特殊性。一般规律检验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SO42-时,取纯净物溶于水制成溶液,再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由此可一般性的确定原化合物中含有SO42-(其中的白色沉淀为BaSO4)。特例当溶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实验中,由气体发生器制取的气体,常常要通过洗气(净化)装置和干燥装置分别除去气体中所含的杂质和水分,以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净化与干燥气体时,必须注意,原气体不减少,也不引入其他杂质气体。用于净化气体的吸收剂和用于吸收水分的干燥剂,一定要依据气体的性质进行选择。一、干燥装置和干燥剂的选择1.常见的干燥装置(如图1所示)。2在于煤气体时,选用的干燥剂除具有吸水性外,还要注意不能和被干燥的气体反应。(1)酸性干燥剂。常用的酸性干燥剂有浓硫酸,选用图1(A)装置作干燥装置。能干燥HZ、O2、CO2、CO、C…  相似文献   
4.
教化学的王老师富有教学经验。以下是他利用提炼要点法,并提供预习框架,同学们预习《化学方程式》的记录。一、预习框架二、预习记录五.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化学用语,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2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步骤:书写韵语(摘抄):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记清;生成气沉淀,箭头来标明。(l)写式:式于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若反应物、生成物不只一种,用…  相似文献   
5.
《分子和原子》一章比较集中地介绍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与化学用语,又学习了物质结构的一些初步知识,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技能。学习本章应采用以下方法。一、充分发挥想象力本章涉及的分子、原子及其构成的知识,都是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微观粒子,因此,在学习时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把握。一是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来想象。例如,湿衣服晾干,这是用眼睛能观察到的宏观现象,而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它上面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呢?这就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了O我们可以想象水是由成千上万个水的“小微粒”构成的,这些小微粒…  相似文献   
6.
在空气中有一种含量极少的气体叫做臭氧(O3)。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这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特别是用作致冷剂的氯氟烃,以及温室气体的作用,使地球表面变暖而平流层变冷,造成在臭氧层的某些地方出现了变薄的现象。1985年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后来发现北极也存在这一现象。据美国有关方面最新报道,位于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变得比过去愈大更深。其“空洞”面积…  相似文献   
7.
一、已知化合物中有元素的原子量比和质量比,确定化学式例1A和B两种元素的原子量之比是7:4,在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A和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1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别除以各自原子量所得数值的比值就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则该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因此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3。二、已知化合物中共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例2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求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除以各自原子量所得数值的比值就是各元素的…  相似文献   
8.
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等.  相似文献   
9.
1.溶液无色时,则不存在如Fe3+、Cu2+、Fe2+、MnO4-等有色离子。2.在酸、碱、盐溶液的相互反应中,两种离子能直接结合成难溶物或微溶物时,则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如SO‘与BaZ”、Ag“。C1,C咛一与CJ”、B1,CI一与Ag”,Mg、Cj”、Fe”、Fe”、A13”与OH一等。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如H”与OH一不能共存。4.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挥发性物质或生成物易分解产生气体,则不能共存。如N孔“与OH-,H”与CqZ,H”与HCO3一等。例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x)x“\s/”、on一、SO/-(B)H“、…  相似文献   
10.
教化学的王老师富有教学经验。以下是由他点拨,同学们预习催化剂概念的记录。首先王老师利用小黑板的一角形象直观地出示下列内容:顺口溜速率改变催化剂,加快减慢双重意;反应前后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移;它非原物生成物,作为条件不可弃;一应并非只一剂,不同反应有差异。提示认真阅读「实验l-61至[实验l-8」和实验说明,理解催化剂概念中的三个关键词:①改变速率;②化学性质;③物质。思考题如图2所示,大试管中充满氢气,管口塞有胶塞,中间插一根下端为螺旋状的拍丝。拔开胶塞连同拍丝徐徐上提,待提到一定高度时发现铂丝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