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潜藏的悲悯     
痛苦多艰的罗素曾说:如果可能,我乐意再活一次!《论语》中孔子说: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鲁迅先生也说过: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这些乐与忧本身是一种悖论,但却似乎潜藏着某种生命价值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请以乐与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乐与忧本身是一种悖论,但却潜藏着某种生命价值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我想,这一定是悲悯!  相似文献   
2.
“科学考查”“逻辑思维”等词条成为新高考变革的最大亮点,高三备考工作无疑应聚焦对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进阶训练。在所有高阶思维能力指标中,深度研习思维建模能力的考查方式,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读过一些学者谈到的作文中借鉴与抄袭的问题 ,颇有心得。确实 ,在中学生的作文学习中确实存在着阅读和写作的两大误区 :要么两者截然分离 ,要么前者成为后者的套板范例。心中不禁叹问 :为什么学习者没有将其适时的融为一体呢 ?他们该如何将课文中包含的写作知识有机地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呢 ?事实上 ,课文、作文同步学习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借鉴能力 ,又有利于提高其写作水平。因为阅读借鉴是写作的必要条件 ,而写作则是阅读吸收的直接表达。笔者看来 ,二者可以有一种自然和谐的结合方式 ,在阅读中 ,我们即可感受写作的乐趣。一、阅读…  相似文献   
4.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正在备考的高三学生。我非常有信心将考点各个击破,可是当我复习到语言运用题时,我发现有一个已经在语文课堂上学了很多年的知识点,我始终都没有弄明白,这就是比喻句的辨别和运用。而且我发现在各种考试试卷中有很多题都是对比喻句的考查。那我们究竟该怎样叉简易又准确地辨别和运用比喻句呢?  相似文献   
5.
与我牵手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教龄短短三年。可是,在我已走过的26个春秋里,中文系,读了七年;语文,学了19年。自豪地说,我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沉浸在语文世界里!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新高考变革所呈现的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和新变化均直接对标新高考试题的命制理论、命题设计和评价标准。高考改革的目标是通过不断优化设题方式,使其更加科学地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考查”“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成为新高考改革的最大亮点,无疑也聚焦于对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进阶训练。  相似文献   
7.
刚刚放下2013年第11期《读书》中《短长书》第一篇张宗子先生的《老人与海》,心中颇为感伤无奈。“没有《传道书》,《老人与海》充其量是一部狩猎小说、冒险小说。”“海明威属于被严重商业化的作家,从他身上衍生的某些性质,是世俗的虚构,基于可怜的一点表象。”“海明威从来不是一个富于哲思的作家,他到不了那个层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