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文化内涵的推崇是我国品牌服装当前最为热衷的话题。通过对品牌服装文化现象的解读,揭示了品牌服装文化内涵及其特点,围绕如何进行品牌服装文化建设这一主题,从文化建设途径,建设内容,建设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品牌服装的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1987年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档案法》、国务院1990年10月24日批准《档案实施办法》。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除西藏自治区外的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先后制定了实施《档案法》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立法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档案法规体系、规范档案管理、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促进档案事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国家立法缺乏了解和研究、立法技术不成熟、各地情况不平衡等原因,地方档案立法与法律、行政法规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加强地方档案立法工作,提高地方档案立法质量,更好地发挥地方…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笔者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讲授,而在于学生的语言实践,学生的语言实践越多,语文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相似文献   
4.
提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是政府履行责任的核心,也是政府承担责任的主要表现方式。新《义务教育法》中有关经费保障的条款从四十二条到五十条共9条。这9条规定,涉及投入主体、经费数量、经费标准、经费预算、经费种类(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和基金等)和行政监督等多个方面,全面系统地  相似文献   
5.
6.
7.
这册课本是在中小学通用教材数学编写组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第三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根据几年来试用本的使用情况,着重解决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并力求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所改进。现将这册教材的修订情况简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属于过渡性工资制度,存在工资结构混乱、科研津贴形式选择不合理、工资没有体现学科差异、高校在工资管理方面的自主权有待进一步扩大等问题。在新一轮工资制度改革中,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已被确定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近期看,为教学和科研选择合理的绩效工资形式和制定区分岗位类型与薪级层次的标准是当前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从长期看,应逐步理顺政府与高校在工资管理方面的权限,对教学和科研分别进行报酬,分学科确定教师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9.
这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的学校小学课本《数学》笫九册(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的。为了解决试用本第八册教材份量较重,而第十册教材份量较轻的问题,把试用本第八册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移到本册,试用本第九册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和圆锥”移到第十册,使各册教材的份量匀称一些。另外,针对原试用本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习的阶段目标,除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四个目标外,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仔细阅读,我们不难发现,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探究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显然,探究性学习是我们今后教学中将要着重培养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应从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即让学生充分地对教材进行质疑并自我释疑。抓好了这一过程,也就抓住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