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申城八月酷暑难捱,然而来自京都同仁的约稿信读来却犹如搽了一帖消凉剂。《中国记者》的编辑似探询也似提示:“每一时代都有一时代的报道焦点,比如50年代是土改、合作化、大跃进;60年代是学雷锋、反修防修;70年代是……90年代是什么?”由主攻历史学转入上海新民晚报从事新闻采访已整整十年,史书曾是我探究茫茫远古时代的手杖和阶梯,而今迈过人生不惑的门槛,当我们的孩子以茫然和惆然的神态,向我们寻究那发生在60代年中后期的诸多故事时,我曾想过,百年千年之后,历史教师该如何向我们的后人表述我们如今身处的伟大的变革时代。常听同仁慨叹,新闻是易碎的瓷器,是易凋零的昨日黄花。新闻学注重每一历史断层的横剖面,历史学讲究纵向分析、比较,也许两者的结合,才使每一篇新闻报道更切中时弊,让读者可读、喜读、耐读。都说如今搞新闻的在抢写小说的饭碗。我曾和上  相似文献   
2.
习慧泽 《海外求学》2003,(16):54-57
“Are you Chinese?”类似的发问在旅美期间我们夫妇俩碰到过好多次,有趣的是发问者几乎没有一位是高鼻头蓝眼睛,多半倒是我们黑头发黑眼睛的同胞。一记得某次从波士顿回上海,由罗根机场排队签票托运行李起至旧金山中转,先后就碰上过三回。  相似文献   
3.
对于新民晚报最年轻的摄影记者刘开明来讲,今年无疑又是个创作丰收年。巧了,三次新闻摄影大奖赛的夺魁之作都是人物新闻,而且都瞄准了朱镕基市长。祝贺他成功的同人中常不乏打趣者,总觉得拍首脑人物沾光。作为与他共事多年的文字搭档最了解深蕴在这些成功背后的艰苦,尤其当一种艰巨的努力和  相似文献   
4.
在哪儿发现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人找物,最欣喜也最无奈的感觉恐怕莫过于此:“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咱这些当记者的有时也真像“跑街先生”,老在茫茫人海中逡巡,寻寻觅觅,不怕天下事多,就愁三日无事,逮着条大鱼便一窝蜂似地死命炒,就怕找不到抓不牢“热点新闻”。其实这“热”与“冷”总是相对的,华山一条道固然不错,但天底下还有句老古话“条条大道通罗马”教人为人处世行路呢。须知“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前提是首先得踏破铁鞋。新闻固然不会重复,但再千姿百态从采访角度讲总不外乎两大类:“我找它”与“它找我”。生活中处处有新闻,但倘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寻觅精神和寻她个千百度的实践,好新闻将始终难和你结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