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全国中语会六次年会后,《中学语文教学》和《课程·教材·教法》,连续发表了对年会的评述。评述围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个中心,讲了几个重要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要切实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教学,确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本文就如何加强语言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加强语言教学要重视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很早以前就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语感的定义应当如何表述,怎样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是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在语文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_…  相似文献   
2.
“你认为这只小麻雀是死了,还是活下去了?作者说它‘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你认为它明白了什么?”这是六年制重点中学阅读课本第一册课文《小麻雀》的一个思考练习题。热烈的争论激发学生去深入钻研课文,发现问题,而且引出了不少各抒己见、分析透辟的文章在语文刊物上发表。题目的设计者就是张建华老师。他的教学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兴致浓,训练效率高,教学方法巧。下面是一些学生的反映:“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好,使我非常爱学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有效地墙养学生的写作能为,就必须克服作文教学的胄日性和硷意性,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或者叫做符合写作教学规律的训练序列,这是近年来大家一致同意的看法。但这个问题建国风来一直浚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丸五六年实行汉悟和文学分科教学的时候,虽然教育部也曾起草过一个义中学作文教学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4.
1998年3月号《北京文学》上刊登的《误尽苍生》一文 ,近两年多在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者此文的题目 ,也就是他的主要观点 :这些年的语文教育“误尽苍生”。初看当然会给人以偏概全、危言耸听之感。但如冷静阅读 ,我认为文中所举事例具有相当的针对性 ,也可以说是切中时弊的。文中列举了课文后的某些思考和练习题 ,特别是高考试题中某些标准化试题的不合理之处 ,剖析了这些试题给语文教学所造成的危害 ,有其合理的因素。80年代中期以来 ,高考语文试题数量越来越大 ,花样越来越多 ,每年都让师生为备考而耗尽精力 ,疲于奔命 ,…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到一篇稿子,内容是讲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经验。其中谈到在讲《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戎字的写法,避免和形近字的混淆,就列举出“戊、戍、戌”等字,加以辨析。另外还举出“赳”字,和“赴”字对比,举出“苦”字,和“若”字对比。有的同志提出意见,认为这样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影响了思想内容的阐述和文学形象的感染。作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只有这样讲才能加强字词教学,才符合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看了以后,我认为作者强调加强字词教学的精神是对的,但考虑问题未免有些片面,方法未免简单化了一些。字词教学,是整个语  相似文献   
6.
甘其勋这个名字,第一次给我深刻印象是在1982年,我省召开中语会第二次年会的时候。从会上收到的论文中我发现了他写的《”比较教学”初试》,这篇文章从心理学、教育学、语文课本、教改实践等方面,提出了“‘比较教学’天广地阔,大有可为”的观点,并从比较范围、比较内容、比较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相当全面地阐明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时论及“比较教学”的文章还不多处,我的印象是作者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克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但全国通用语文课本虽然对这个问题经过修订,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因此,借先进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拟定较为全面、系统的鉴写作训练计划,确为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我有以下几点浅见,提出来供老师们参考。一、全面考虑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各种因素。大家都知道,作文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在作文中,往往明显而集中的反  相似文献   
8.
对加强语言教学的几点建议●于佑民加强语言教学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老问题了。建国以来,这个问题不止一次以不同的方式提出过。近几年重新强调这个问题,并不是老生常谈,可以等闲视之的,它确实是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