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差异,要求不同的研究人员应具备不同的科学素质。地学是一门以定性描述为主线的综合研究学科,其研究人员必须具备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学研究与发展的高层次要求。如何培养研究生的这些能力,是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员或研究生导师应当时常思索的问题。本文就地学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法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思想转变的今天,各大高校都在有针对性地改变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和教育目标。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深造教育阶段,若要全面实现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就必须改革应试教育机制下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内容和结课形式。本文就笔者讲授的"油气储层表征与建模技术"课程的结课考核方式,提出了一种"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生专业课结课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详细阐述了该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法、评价标准及操作过程。此项结课考核方法与传统研究生结课方式相比有5个方面的优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科技论文的结构入手,结合地质科技论文的特点,阐明了一篇完整的地质科技论文应该包括的内容有题名与作者署名,摘要和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分述了每一部分的写法与注意事项,重点是对正文的写法进行了论述,指出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论文写作的成败和学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故应从方法论着手,依据严谨的逻辑推理或分类归纳方法,结构清晰、环环相扣地推导出论著的结论或结果。  相似文献   
4.
地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过程、特点及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学(即地球科学)不仅是自然科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研究领域,而且它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有着其特有的、系统的、完整的思维方法及研究过程,这些思维方法和研究过程的掌握则是这一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矿产的需求日增而我国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的今天,这一内容的研究与教育就显的更为重要。本文通过近年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与总结,旨在将其逐一提出,以便大家共同探讨来提高地学研究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水平。文章着重从地质科学研究的具体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过程、学科特点、研究目标及意义五个方面论述了地学研究的特色以及从事其研究所应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对比中英语言异同入手,结合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的特点,阐述了中英互译中应当注意的13个基本原则,包括语序调整、长短句转换、时态转换、修辞手法改变、省略与补充等方面。每一原则下辅助以例句加以说明,解释其应用的具体语境、翻译思路、修改方法。最后指出翻译石油地质科技文献的难点不在于语言而在于专业,应合理利用辅助工具,在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下提升翻译速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