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山东莱芜方言中的语气词"来"可用于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的句末,在不同的句类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语气意义。其中"来"和"咧"存在功能互补现象,"来"不能出现的句类"咧"可以出现。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学文言文,最难的要算是实词的理解了,原因是由于词义的发展变化,许多词的古今意义已经差别很人、相距甚远。作为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中学生,自然会在理解文言实词时具有了一定的难度。常听到有些老师跟学生讲:学习文言实词要像学习外语单词那样去记。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琢磨便不难发现这话存在着不足。最大的不足是割裂了古今汉语的联系。无论从哪个角度思考,  相似文献   
3.
"X得慌"是现代北方方言中常见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它主要用来表现一种主观心理感受。随着"慌"的语义虚化,"得慌"轻读,类似一个词缀,"X得慌"变为一个高度凝固的词汇单位,而不再是一个述补结构。这种格式在元代出现,定型于清代,经历了语法化和词汇化过程。同时,"X得慌"也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4.
亓金凤  高斌 《现代语文》2006,(3):120-120
近十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共考查成语630多个,加强对已考成语的研究,目的在于探求规律,寻找方法,以便更有效的备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