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虹口区教育信息化已走过了数十年的历程,1999年的校校通工程,2003年的网络课程建设,2006年的数字电视平移工程,2009年的信息化走廊建设,这些都为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多年来,我区教育信息化成果显著,可以简要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形成了区域内系统化的信息平台,包括教师培训平台、教研互动和网络课程平台等,经过数年的建设,积累了部分网络课程资源和共享资源。  相似文献   
2.
电子书包:建设数字化课程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在新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课程环境与学习方式如何具体变革的内容、途径与方法。虹口区成立了以副区长为组长,发改委、科委、财政局、卫生局、教育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项目推进小组,在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确保项目取得实效。社会各相关行业也与我区签订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虹口教育信息化工作始终以“应用、评估、保障”为原则,坚定而踏实地开展工作。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初步形成拥有“五个一”(一个系统的网络架构、一个便捷的软件平台、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一批优质的原创资源、一笔稳定的专项投入)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其关键点在于全面有效地推动和深化“校校通”工程的应用。虹口区教育局在2002年底开通“校校通”工程之后,及时提出了“应用、评估、保障”这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六字方针,从教学、教研、培训、管理等多个角度加强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也为执行“行动计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每听一堂信息科技教师的课,总能感觉到教师非常努力地在探索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如情景导入、任务驱动、师生互动等,教师已经意识到三维目标在课堂上的实践。然而再仔细观看教师的教案,发现教师对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明确要求,对过程与方法有详尽陈述,然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栏,总是简单地写上“善于观察,积极讨论,乐于合作,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缺乏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缺乏对学生内心体验的真实了解。  相似文献   
6.
闻铭  仇勇平 《上海教育》2009,(20):52-53
从教研的形态上来看,区域学科教研活动至少有以下两大类型:一类是语、数、外等执教教师人数较多的大学科,教研活动常常分为区域、区域协作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等3、4个层魄一类是信息技术、拓展探究、音体美等小学科,很多中小型学校常常只有一位执教教师,学校内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有相当难度。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借助信息科技的手段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景是美好的,任务是艰巨的,不但要涉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而且面对学校实体与虚拟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学校的管理机制尚未健全。这些都要求各相关领域树立起为教育服务的大局观点,稳妥有序地开展试验,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建立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仇勇平 《上海教育》2011,(15):38-41
电子书包、无边界学习、云服务、移动终端伴随学习……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进行着新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