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项链》是法国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传世之作,一直是中学语文的必读课文之一。这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形象十分鲜明的人物。长期以来,在教学和参考收的讲解中都认为作者是以批判的态度来塑造这一形象的。果真是这样吗?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  相似文献   
2.
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课标是大纲,教材是载体,实施者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用教材来进行教学,切记不要教教材。但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产生了不少的困惑。以语文学科为例,一些教师反映语文新课标给了教学很大的自由度,但是对学科教学的目标设定得过于概括和笼统;新教材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视不够。有的教师认为,实行新课程后,教师教学的一个重大负担就是要对教材进行知识点的统筹、安排和实施。而一线教师对知识点的设定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未来评价标准、符合今后对人才选拔的要求,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本期仅以语文学科为例,把部分一线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希望通过讨论,促进教师更好地领会课改精神,把握课标和教材,使课改进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项链》是法国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传世名作,一直是中学语文的必读课文之一。这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形象十分鲜明的人物。长期以来,在教学和参考书的讲解中都认为作者是以批判的态度来塑造这一形象的。果真是这样吗?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每当学完课文,分析人物性格时,总有学生向我坦言:他觉得玛蒂尔德并不讨厌,而是诚实的、善良的,甚至是令人敬佩的。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所以,我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一形象。我想,首先,我们应该结合莫泊桑的生活经历来看他写《项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