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条件下)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常常流于"走马观花"不留痕迹,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读书不会生疑,不能真正走进作品,理解作品的真谛。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读  相似文献   
2.
仲金棋 《文教资料》2005,(16):177-17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某些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使语文基础受到削弱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重视过程,关注差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体现“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宗旨,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柳叶儿》是旅美作家宋学孟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散文。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因为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饥荒而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辛酸往事,抒写了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语文实践活动价值的所在,语文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