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殷商甲骨文中的“尸”字指称东方之人,后字义有所衍化,亦用来称谓祭礼之时替代死者受祭的活人或神主、神象等。“尸”字在《山海经》一书中被频繁而灵活地使用,究其内在联系,当与东方方士的习惯用语相关,本文在分类诠说《山海经》中“尸”字诸义的基础上,再论及夏耕之尸和鳖灵之尸,力求从神话传说中寻找到一点儿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2.
巫山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山文化是三峡文化的核心。它是一种根植于本土的原生性文化,同时亦具有鲜明的移民文化特质。在神女故事的流变与探源中,又铸就了巫山文化浪漫主义精神文化特质。而景观与人文景以的高度融合,则使巫山景观文化独放异彩,现代巫山旅游文化即是构筑在具有的历史底蕴与多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巫山文化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本从分析《山海经》中有关夏代大巫山地区的原始记载入手,综合其他相关的历史资料与现代考古发现进行分析,以论证外来移民化对大巫山地区的重要影响,从而说明,早在有夏一代,外来移民化已不断融入到大巫山地区本土化中。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元末明初的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之所以能在三峡地区很快进人高潮,除了其地与湖广地区紧相毗邻且有峡江连通的地理优势外,更为重要的是与明初中央政府积极组织大批湖广民众迁徙人蜀的移民政策直接相关;而该地区多处废置的制盐井灶和急待恢复、振兴的井盐业,加上明初对制盐灶户所实施的一系列优恤政策,对于由峡江人川的移民而言,更成为其人境落业的首选之地。正由于此,当全川井盐业尚未全面复苏之际,该地区的井盐业能以其迅猛增长的经济实力称雄于巴山蜀水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