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除了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以及一定的语气外,还有助于文章的表情达意,鲁迅的《阿 Q 正传》当为一例.一、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1.有的标点符号有助于描写人物的神态。如《阿 Q 正传》中写到革命党进城后,阿 Q 也决定“投降”革命造反了。他拿块断砖敲开静修庵的门后.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又来什么事?’伊(指老尼姑——笔者)大吃一惊地说。‘革命了……你知道?’……阿 Q 说得很含糊。”阿 Q不像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知道砸龙牌、拿宣德炉,他到静修庵来革命,怎么革自己也弄不清楚,所以说得断断续续,含含糊糊.两处省略号便传神地表现了阿 Q 当时的神态。又如,阿 Q的“中兴”,引起了村人的惊异。堂倌、掌柜、酒客、路人都对他表现出一种疑而且敬的神态来。掌柜也与他攀谈“发财发财,  相似文献   
2.
杜甫的现实主义名篇《石壕吏》全诗只有一百二十字,但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还有较多的人物,容量很大。诗人所以能用这样短小的篇幅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是因为诗中除了写实之外,还巧妙地运用了虚写手法。诗中的虚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渲染差役捉人的声势。“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描写的是诗人夜投石壕村后,适逢官府差役抓丁拉夫。不用说,这些差役来村后必然是“叫嚣乎东西”,整个村庄人声嘈杂,鸡犬不宁。但诗人在勾勒一笔之后并没有去正面描写差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