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红河地方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彝族和个旧锡文化的关系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历史上锡文化在建筑门饰、铸造钱币和青铜器、近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功用,红河彝族在土地资源、物资供应、劳动力、生态环境等方面对锡文化的贡献,提出了对锡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征中,党和红军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实际相结合,及时制定和实施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少数民族政策。依据党指导少数民族政策的总方针的演变及其相适应的民族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长征中红军制定的执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两军都从战略高度把当数民族逐步与长征,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联系起来,共民族政策内容丰富,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中国陆疆侨乡饮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迤萨镇研究为例,探讨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中的与自然和谐,阐述了汉儒饮食文化、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国际饮食文化等在侨镇迤萨的交汇和融合,指出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陆疆、海疆侨乡文化分类研究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文化研究为例,探讨了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中的方法选择、组织保证、经费筹措、研究者的使命与基本素养等方面,指出了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创新的前奏(1922-1937):党对民族“自治”理论的认识及初步实践。建党初期党的早期领导人借鉴了俄国党的民族“自治”理论,提出了党的民族“自治”理论;长征中把民族“自治”理论付诸实践,创新了县、乡两级自治政权:(2)创新的进程(1937-1949.1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抗日战争期间党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解放战争期间创新了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创新的标志(1949.10-1956):建国初期党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全面创新并付诸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中国陆疆侨乡水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为例,阐述了陆疆侨县红河的水文化中的人们顺应和利用自然水源,认识和掌握各种水的来源、水质和开发方式;依据对自然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的不同分类而形成的其特有的取水、贮水、用水制度及习俗;阐述了建国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水文化的提升、交汇和融合;指出了侨乡水文化的特点和功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  相似文献   
7.
长征中,党和红军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实际相结合,及时制定和实施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民族政策。依据党指导民族政策的总方针的演变及与其相适应的民族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长征中红军制定的民族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两军都从战略高度把民族问题逐步与长征、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联系起来,其民族政策内容丰富,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索旅游业兴起前后元阳县箐口哈尼民俗村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着重分析目前该村的社会阶层结构,把它划分为五个阶层和二个过渡性群体,总结了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展望演变趋势,并相应地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 《史学概论》课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史学领域具有独立意义的一门学科,是“对史学一般规律的概要论述,包括学和研究历史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即历史学家反思、总结、概括史学发展的全过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不是历史事件,不是历史人物,不是历史的客观过程。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把其课程内容划分为史学史,唯物史观,史料学,历史方法论和史学工作者基本素养等五部分,并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的两个方面:“第一、要注意同历史专业所学的其它课程的区别,如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第二,要同古今中外通史课的内容相结合。” 怎样在教学大纲规定的短短的72学时内,克服师专学生基础理论薄弱,学制短等困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党的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发展阶段,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各个阶段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进行了三次创新,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区域自治的指导思想。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立、发展、完善,凝结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巨大心血和全党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