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有一個學校,全面推行課時計劃以後,為了「有計劃」地掌握課堂教學時間,便採用了一種「新」的措施。這不是加强課前準備與授課計劃,而是每節課到十五分鍾時就打鈴一次,用以表示「提问完了」;下課前五分鑪再打鈴一次,用以表示「佈置作業」。為了使教學環節符合打鈴時間,教師在课堂上「戰職兢兢」。還有一个學校,也是為了便於教师「掌握」課堂時間,每節课按五個教學過程打五次鐘。教師的授課環節,符合打鐘鐘點的,才算教的「成功」,「符合」先進教学經验。另有一個学校的某位教師,費盡「苦心」,「研究」出一种掌握課堂時間的「方法」:上課拿一根燃着的香,香上刻着五分钟、十分鐘的記號。把它裝在玻璃管内,放在講桌上。說這是「發明」,起名叫「課时計」。據說还要推广起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