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我国,人们在不同时期对课文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早在民国期间,小学阶段教材中的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并茂,易记易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是一篇篇的毛主席语录和一条条空洞无物的口号,学生读了、背了,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恢复高考后,教育教学以考试为目标,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应试为中心,学生成了灌输练习题、应付考试的机器。  相似文献   
2.
<正>"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文章本身就富有情趣,教师不妨于情趣中凸显情趣,让学生感受语文魅力,从而喜欢语文,提高学习效率。一、朗读朗读是语文课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