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896篇
科学研究   96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技工学校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自信心不足、厌学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受现代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是目前我们技工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电工学》教学中,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一、重视课堂教学导入教育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导入教育功能,表现在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职后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一年多前,央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的成都媒体调查资料显示:以日到达率这一指标来看,电视,报纸媒体的日到达率雄居榜首,分别为180万和160万的规模.而广播媒体的日到达率为23万的规模。由此表明,当前.报纸的扩版扩容,电视频道的增加.对广播媒体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全国范围内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迅速崛起.特别是手机短信传递新闻这一做法不可小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编,长期从事新媒体研究的胡泳坦言手机短信的兴起.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媒体必须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6.
何涛  陆彦 《新闻记者》2004,(7):54-54
北京时间5月20日,《东方早报》文化专题部两名记者登上飞机,开始了全程独家采访普利策颁奖典礼的美国之行。经过16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来到美国西海岸最重要的城市———洛杉矶。一下飞机,我们立刻奔赴一举夺得5项普利策大奖的《洛杉矶时报》进行采访,与世界著名大报的同行们  相似文献   
7.
城市.永远是新闻资源最多的地方.也是新闻消费最多的地方。尤其是今天,城市已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的经济状况、就业状况、环境状况.治安状况.文化与思想动态等等,汇成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晴雨表”。城市里有大量的、鲜活的新闻资源和新闻线索.但由于我们的熟视无睹以及囿于传统的传播理念.使大量的新闻资源和新闻线索被尘封了。  相似文献   
8.
9.
教师入职教育的勃兴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教师入职教育本身已成为整个国际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教师入职教育在彰显各国教育特色的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挑战,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其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走向,即强化发展性的教育目标、彰显个性化的培训内容、注重缄默性的知识构成、追求平衡性的角色关系和强调实效性的培训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的教材体制下,我们面对的一篇篇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和材料,真正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需要我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去挖掘、筛选、提炼,从而变隐性为显性,使"教(学)什么"清晰起来。现以《窃读记》(人教版五上第1课)为例,谈谈如何确定文本"教(学)什么"。一、多角度挖掘文本——"有什么"可以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