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传统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传统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所必须正视的问题,本以此为切入点,在对中国传统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考察的基础上,就中国传统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影响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传统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考察的基础上,就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宋代雕版印刷日渐兴盛,因此,任何一部书在付梓之前,都要精加校勘,以便成为一个讹误较少的本子。又加之宋代诸帝十分标榜“文治”,宋代古文献的整理深受刘知几特别是中唐以来疑经辨伪思想的影响,故校勘学在宋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宋代对古文献的校勘出现了空前的规模。据《宋史·艺文志》、《玉海》卷五十二、《文献通考·经籍考》、《直斋书录解题》卷八等古籍记载,宋代大规模的官家校书有五次:北宋三次,南宋两次。第一次,起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在乾元殿东建崇文院搜访阈书,止于仁宗庆历元年(1041)王尧臣等上(崇文总目…  相似文献   
4.
孟子性善说的阐发及其道德教化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性善说是对人性的探讨,更是对人的自身价值、人格、道德以及人的精神境界的探讨。透过孟子性善说的理论体系,可以看出其蕴藏的人格道德教化涵义  相似文献   
5.
校勘学在宋代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以曲名世的白朴,有词集《天籁集》,对《天籁集》一百零四首词的系年,历来研究有数量不一的勾稽考订,根据现有资料,基本可以确定系年的词作,应在三十四首左右。  相似文献   
7.
8.
“初为杂剧之始”的关汉卿,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杂剧剧本,而今流行在世的元代杂剧剧目七百三十七种中,关汉卿的剧目就占了六十种以上,保存至今的全本元杂剧有一百六十种,而关汉卿占了十八种,在有姓名可考的二百四十一个元杂剧作家中居首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