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单纯从旅游线路资源出发设计研学课程的问题,提出从学校育人需求出发去思考课程设计,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点状型、线段型、三角区域型三大研学旅行课程类型,并强调在课程设计中,应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在学校整体课程框架下进行设计,做到以学校为主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评价兼顾类型和程度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课程标准中情感类目标的内涵分析,结合实际教学场景搭建包含教学过程分析和情感目标拆解的情感目标分析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设计针对情感目标教学与检验的教学设计模板。情感目标分析模型有助于教师科学拆解并设定情感教学目标,分析情感目标达成效果,从而改进教学策略,促进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为促进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合理的情感目标,以构建学生与情感对象的关系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感受与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双减”背景下B市285所学校61326名学校管理者及师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课后服务课程的育人价值获得认同,师生实际参与率较高;课程内容体现五育并举,并以学校为主校外作为补充;学校在课程安排和实施上能够因校制宜,并初步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经费及资源基本有保障;课程当前运行较为平稳有序,但吸引力有待增强。同时还存在课内课后课程关系有待厘清、课程内容和结构有待优化、课程安排和实施体现差异不够、校内教师负担重压力大等问题。为此,需进一步推进课内课后课程的整体衔接、统筹校内校外资源的丰富供给、加强区域特色课程的共建共享、减轻校内教师工作负担、强化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以推进课后服务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