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体育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考查角度] 与自由赏析题一样,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的“迁移创新”也是开放且时新的。这样的题往往从阅读材料出发进行能力与知识的迁移训练,考生的答题带有自由的、个性化的特点。其考查的角度主要有:1.迁移到对语文知识积累记忆的考查,2.迁移到要求考生进行联想补充与开展想像,3.迁移到要求考生表述感想,解说道理,4.迁移到宏观设想、提出建议、表达创意等方面,5.迁移到语言模式的运用与实践,等等。  相似文献   
2.
[考查角度] 中考阅读题中,词语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②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或指代的意思,③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④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⑤理解词语的准确运用,⑥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⑦理解词语的表达顺序,⑧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在词语理解题中,有时会突出对成语的考查,如成语识记,语义理解,实际运用等。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国内外钓鱼旅游市场的要求,在’97中国旅游年来临之际,经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批准,国家旅游局的直属企业——金色假日旅行社(钓鱼旅游专业社)在京成立并即将开始运营。 金色假日旅行社,系国有企业的国际社,它的创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事业向着更为广阔地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和专业化定向性发展的延伸。其服务主体  相似文献   
4.
[教例简述] 教本课,要求带初一《中国地理》课本。在两节课中,安排了四次练习。第一次练习安排在熟悉课文阶段。练习题:熟读全文,就“物候学”写出200字的解释简介性文字。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教师指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吗? 第二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梳理阶段。练习题:对这篇  相似文献   
5.
【教例简述】这是长沙彭复旦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90.1.P_(28))。教材分析:课文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点是将全部材料分成十一个部分,每个部分配有以时间为对象的标题,这些小标题均没有概括本部分的具体内容。教学设想:根据上述分析,可引导学生通过自拟小标题的活动牵动对课文的阅读分析。教学步骤: 1.预习课文。教师模仿传统的章回小说的标题形式,拟出第一部分的小标题: 平陆告急求良药,红线一根连北京。  相似文献   
6.
只提了四个主问题——《(白毛女)选场》教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例简述] 这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振维老师的一个教例,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在讲析中只提了四个主问题: 一、现在让我们攀登第一个坡,你能不能找出例子,说明人物的动作是符合他的身份和性格的? (学生列举“杨白劳畏缩地看看四周”、“穆仁智轻薄地用灯照喜儿”、“杨白劳一层层剥开包有红头绳的小纸包”、“杨白劳大惊,昏迷地,战抖着”等例,分析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相似文献   
7.
[考查角度] 中考阅读题中的句子品析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②理解句子的比喻义,③理解句子的委婉义,④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⑤理解句子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和表现对象,⑥理解句子的顺序,⑦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⑧认识、提炼与运用句式,⑨品析句中的佳词美字,⑩对句子进行文学赏析等等。 [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8.
段式分析法     
段式分析法着眼于在阅读教材时对段落的结构模式进行理解与分析。这种分析一般表现为三种角度。第一 ,从“文体教学”的角度 ,探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段落结构模式的特点 ;第二 ,从“单篇课文”的角度 ,分析某篇课文段落结构模式的特点 ;第三 ,从“研究规律”的角度 ,集聚具有某种结构特点的段落 ,以证明这种结构的科学与实用。段式分析法的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积累带一定结构规律的语言材料。有了这种积累 ,既有助于阅读教学 ,又有助于写作指导———特别是对片断作文的指导极有好处。请看下面对层次简单的“说理段”表达规律的分析。1…  相似文献   
9.
[教例简述]这是万金党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中学语文教学》1993.3期)。教学步骤如下。一、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和王维《鸟鸣涧》的配乐朗读录音。二、对比这两首诗词的朗读及配乐朗读录音的风格,了解《赤壁怀古》的风格是“豪放”。三、提问:从什么地方体现出了这两首诗词在风格上的区别?(师生一起对两首诗词的意象特征给人的  相似文献   
10.
[教例简述] 一、需要解决的主问题是课文学习重点之一:运用大量引文推动情节发展的写法。二、为顺利透彻地解决主问题,需进行有力的铺垫,蓄足了势之后再让学生自求其解。以上是备课的总体思路。下面是两节课中的四大板块。第一块:根据学习重点和课后思考题各自认真阅读课文。15分钟。第二块:讨论三个问题。20分钟。 1.拟出全文的情节线索。 (受到提名——参加竞选——祖母忠告——遭到诬陷攻击——放弃竞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