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6357篇
科学研究   891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459篇
综合类   234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73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阿荣 《灌篮》2021,(2):144-144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跆拳道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竞技性而忽视人文性,无益于学生科学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教学模式中,以全面推动跆拳道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3.
4.
人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的周期性变化对人的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生物钟在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时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上一学期,以“锦毛鼠”自称的我们几个,与班主任之间的猫鼠冲突愈演愈烈,“猫”终招架不住而举了白旗。于是几天了,还没有谁愿意来当我们的后继班主任呢。过了几天没有专人管束的生活,倒也觉得了无生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各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相继开设了一些物理应用技术课程,如计算机应用、电视机技术、电教技术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师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些值得再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一些教师认为技术课程设置属于模糊目标软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要求过于模糊,或难或易,或简或繁,完全没有一个标准或尺度;一些教师把技术课程的教学,等同于传统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完全没有考虑到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全凭自己的感觉来…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以其直观、活泼、真实、有趣、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赢得学生青睐。本文探讨了多媒体在外语专业选修课《宾馆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广阔学习空间。这些空间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求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山区,山大淘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条件差。对这样—个艰苦地区的学校,他们的实际情况如何?由于工作关系,常深入基层听课、检查,现把自己的见闻、体验、想法予以阐述,希望能引起相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我们不妨先从一个笑话说起:有一位身材瘦弱的男子在街上大声叫嚣——谁敢惹我?一大力士站了出来。此时,瘦弱男子上前搂住了大力士的肩膀,更大声地叫嚣——谁敢惹我们俩?笔者引用这个笑话,旨在说明瘦弱男子正是灵活智慧地运用了“插位”策略,才得以摆脱困境,使自己济身于强者行列。在教育市场竞争渐趋激烈、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校长们困惑颇多: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发展速度总是落在他人之后?为什么我们学校总难在教育市场的汪洋大海之中脱颖而出?什么时候我们学校才能超越竞争对手,领跑区域教育?而教育消费者往往有一个近乎顽固的教育标尺:谁是第…  相似文献   
10.
一有人请著名作家刘绍棠谈创作体会,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要在熟悉的土壤上种自己的庄稼。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些著名作家的创作:老舍的小说写的是古都北京,张爱玲最好的作品离不开十里洋场上海,沈从文钟情的是风光旖旎的湘西,而鲁迅笔下的人物大多生活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我们学生写作虽然不是搞创作,但其间的道理是完全相通的,即我们的写作也应该选择熟悉的土壤,种自己的庄稼。那么我们“熟悉的土壤”在哪里?“自己的庄稼”又是什么?答案既简单又复杂,那就是——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环境以及独特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