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余锦彬 《教学随笔》2007,(12):37-38
案例一: 短短的时间内,学生一口气提出了十多个问题。显然,他们的思维已进入燃烧的阶段。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没有也不想以“权威”自居而给学生们指点迷津。我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自己讨论研究解决,在这过程中我适时以平等的一员参加他们的讨论,并发表我个人的看法。问题解决了,我又让学生提新问题——一个男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用‘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来形容祥子呢?”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列王实甫的《西厢记》(下称王西厢)为“六才子书”之一,并以奇特独到的见识,批点文章的妙秘。他删去《西厢记》的第五本,使原剧从夫荣妻贵大团圆的庸俗喜剧提升为崔张在门阀制度压迫下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的古典悲剧。他还增删改定了王西厢的宾白唱词,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情感抒发更加浓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3.
正读了漳州三中吴红英老师撰写的《"去蔽"求实,品语文真味》(《福建教育》中学版2013年第12期),笔者想起了参加备课组长教学公开课上的一段小插曲。无独有偶,我课堂上的拓展设计与吴老师安排的"四读"环节不谋而合,都是通过比较阅读引领学生鉴赏"从对面写来"(以下简称"对写法")的写法。不同的是吴老师援杜甫的《月夜》为例,我直接采用高考原题——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为证。但是,课堂上却出现了意外。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后,每册课本的授课时间仅为36学时,相比以前少了一半。课时不足成了困扰语文教师的普遍难题。怎么解决呢?如果教学每篇课文平均用力,蜻蜓点水,那么学生学习得不深不透,势必无法提高阅读能力和培育阅读个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