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思想政治课历来以枯燥乏味、空洞深奥、抽象教条等著称。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接触这门课前,脑海中就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课没劲!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才能转变学生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没劲的课变成给力的课?一、知学生所想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研究他们,不做到知己知彼,不知道他们的变化和需求,任何教育教学方法手段都会无的放矢。因此,我们必须知学生所想。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最重要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他们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独立意识逐  相似文献   
2.
侯琴丽 《学苑教育》2023,(16):72-73+76
随着新高考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授课以及教育研究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授课过程中学生所具备的主体地位,将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重点转移到了学生方面,推动着教学内容向着生活化方向发展。而项目式教学方式的特性,则是将学生作为主要工作方向,教师自身担负起引导方面的工作,有助于活跃课程氛围。可见,将项目式教学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即"我"——教师做主,学生"被"学,其弊端早已显而易见。新课改实施几年以来,有些课确实实现了有效,甚至高效,但有些课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学"被"教,有效、高效成为一个个美丽的"幻影"。愚以为,真正的有效、高效课堂应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做主。那么,这两大"主角"该如何实现默契配合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