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本文从关联理论最佳关联角度探讨英文广告隐喻的翻译。文中提出最佳关联是其指导原则,探讨了影响译者策略选择的相关因素,据此介绍五种基本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动态组合策略,显示其有极佳的动态解释力。译者要综合考虑以求在多种因素之间达到平衡,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策略组合,以实现广告译文的最佳效果。最佳关联原则并不排斥其它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卡特(Katan)的感知过滤[2](perception filters)理论和跨文化交际学[5]有关的理论就翻译中针对同一源语文本出现多种译本现象作一简明的理论上的解释。本文在介绍卡特的理论之后,给出了一种翻译模式,在此翻译模式中,翻译是一种有着两次交际过程的跨文化交际。本文的翻译模式明示了导致一本多译现象的众多因素:译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源语和目的语结构系统的不同、文化背景多元化等。由于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感知的多元化,而感知是对符号赋予意义的过程,其多元化将导致对同一源语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并最终产生一本多译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现有理论,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至少应该包括的五个方面,其核心是移情能力.之后,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视角下讨论了三种外语教学法,指出其优缺点.文章强调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除了要多元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外,还必须在跨文化视野下进行,关注文化语境及其差异和多元化.本文同时指出评价一种外语教学法的客观标准可以是这种方法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