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隐私权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进化的标志.现代社会随着个人生活空间的拓展,主体意识的增强,个人的隐私权受到高度重视.隐私,本来是个很隐秘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二”作为汉语中的数词,本不具有任何表达主观感情色彩的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语言意义的逐渐发展和丰富,“二”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具有了显著的语义色彩,本文论述了“二”字的由来、发展的脉络,对于更准确理解这些新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也说颠倒词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个独特而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双音节合成词的颠倒构词方式。比如,“爱情”和“情爱”、“牛奶”和“奶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作家情书是中国文坛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它只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以它独特的身姿,真实地反映着那个时代,反映着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国文人沸腾的情感世界。这些情书,无论是对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学,还是那个时代狂飙猛进的人文思潮,都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波兰人来说,声调是汉语学习中要努力克服的一个困难,因为波兰语中不存在声调。因此,找出那些在学习过程中易犯的声调错误及其规律,并及时找到相应对策,对学生正确掌握汉语发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一般学科而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师和广大留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尊重、和谐、信任的全新师生关系,对最佳教学效果的取得,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发展,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看完邱华栋的《花儿花》,觉得心中阵阵郁结;而后,又是阵阵畅快。无疑,那是作品和作者带给我的震撼。 全书洋洋20万言,记述了主人公马达上世纪最后10年的人生。确切地说,是10年失败的人生。作者用细腻而犀利的笔触,塑造了现代社会生活中,为  相似文献   
8.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也与人们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深度交织。丧葬制度,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为人们提供了一面独特的镜子,映射出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丧葬习惯,但无疑也承载了其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哲学背景。在这方面,中国与波兰作为两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丧葬制度有异有同,两国都高度重视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通过比较和探究中国与波兰的丧葬制度,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人民对生死的思考,以及文化、宗教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对比,不仅增进了对各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一种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9.
一、名的起源 人类之初,"浑浑噩噩,无所谓名……".在氏族社会里,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逐步增加,社会意识逐渐萌芽.为了区别血缘关系而产生了姓,而后又产生了氏.而在人类之初,姓氏是带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和阶级烙印的."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原始人就在彼此生活交往中开始有了区别个体的单名."但那时人类还处于蒙昧的混沌状态.文字也没有产生,所以,那时的名是单纯的靠口耳相传的,因此而具有临时性和不稳定性.我国真正的姓名制度的形成,是从夏代开始的.汉族人的姓氏文化纷繁复杂,从古代到1949年以前,大部分的中国人除了姓以外,还有字、名、号等,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通过中国人的名所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受到千百年来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及历史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中对时间的概念认知差异很大。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时间”的认知差异对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具有深刻意义。只有通过深入探索和了解这些差异,并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对时间观念的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可以促进彼此之间更好地沟通和协作,并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和误解,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该文从“星期”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时间概念入手,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同时助力于当前形势下中国文化的形象塑造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