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上海市九年义务制七年级《生物》新教材既打破了过去植物学、动物学独立分科的体系,也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只有课文和复习题构成的模式,把动植物合并,以生物的生命现象为主组织教材,新增加的“看一看”、“想一想、“你知道吗?”等栏目,生动活泼,加上插图和照片较多,深受初中学生喜欢。然而对于我们教惯了过去分科体系的教科书,一下子改用新教材,确实有个适应过程。从版面看,每一节的内容文字虽不多,但涉及的面较广;而从整套书来看,它又特别强调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生态学观点的培养。作为教师如何想办法创造条件,既吸引学生有兴趣地参与课堂教学,又切实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自己两年来使用新教材的实践,体会到:积极采用以电化为主要手段的“多媒体杂交组合”,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下面就《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节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2004年6月.我校以初中预班学生为对象,开展了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以此使学生学到生物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与英语“亲密接触”的环境,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将有关的实践与认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设计思路 1.1选材与学情分析随着上海市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作为实验学校,我们已在六、七年级率先使用了新综合科学。然而作为生物学教师,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有所削弱。尽管八年级有了《生命科学》,但随着升学的临近,加上来自社会、家庭等多种压力,学生已没有更多的精力和兴趣在生物学上多下功夫。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知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为此教师如何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将会成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储海轩 《现代教学》2010,(7):136-136
在六年级生命科学双语拓展课《走近校园植物》上,我放了一段录像: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开展对校园植物进行考察探究,背景音乐配了一段优美的钢琴曲。很显然,学生对这段视频很感兴趣,他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  相似文献   
6.
储海轩 《科学教育》2004,10(4):16-17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此,促进学生发展将成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二期课改新的理念,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  相似文献   
7.
储海轩 《现代教学》2008,(7):139-139
一、教学设计思路汶川大地震,牵动着祖国所有人的心。生命无价,每个人都要懂得珍惜,然而当灾难突如其来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中学生命科学能具体地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挽救生命的技能。“救护四项技术与心肺复苏”的教学内容正与当前的抗震救灾、生命教育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储海轩 《科学教育》2005,11(1):40-41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更重要的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此,我在寻求指导学生显微镜使用技能形成的最佳方法上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